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氮磷钾施用后对紫椴幼苗生理生长、养分贮存及根系的影响,我们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二道河农场苗圃基地,以紫椴(Tiliaamurensis Rupr.)一年生播种苗(S1-0)和两年生移植苗(S1-1)苗木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秋季施肥及氮磷钾配比施肥不同施肥方式开展田间试验,测定施肥后紫椴苗木各器官的NPK含量和浓度、根系形态和1级根解剖结构,以及紫椴苗木生长生理、田间表现等各项指标,得到以下结果:(1)秋季施肥后,紫椴S1-0苗木当季和造林后的第二生长季节,苗高、地径增长量呈现出2X>1X>CF>CK,差异显著(P<0.01)。施肥后生物量增加但两年的生物量没有呈现出差异性。秋季施肥后的紫椴幼苗有更好的野外成活率及田间表现。施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比叶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PAD值,但秋施促进作用更显著,秋季施肥2X(165mg/株)的作用更优(P<0.05)。(2)秋季施肥后,紫椴S1-0苗木的根茎及全株的NPK浓度随施肥量改变均有增加并呈现出一致规律2X>1X>CF>CK(P<0.05)。根系形态总根长、总根表面积与总根体积均呈现CF>1X>2X>CK(P<0.05)。比较处理后1级根解剖结构的维根比,秋季施肥2X(165mg/株)促进作用更好(P>0.05)。(3)对于苗高地径,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处理10(N2P2K3)更能显著促进紫椴S1-0和S1-1苗木主干径向和横向的生长(P<0.05),紫椴S1-0苗木的生物量与苗高地径一致,S1-1苗木的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差异(P>0.05)。配比施肥后,高N、高P、高K配施处理11(N3P2K2)更能进行促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同时拥有最大的净光合速率。紫椴S1-0与S1-1苗木呈现一致规律(P<0.05)。(4)配比施肥后,紫椴S1-0苗木的全株氮磷钾储量在处理10(N:P2O5:K2O=0.4g:0.08g:0.45g)处理最高(P<0.05)。紫椴S1-1苗木的全株氮磷钾储量在处理12(N:P2O5:K2O=0.4g:0.1g:0.6g)最高。施肥显著增加了紫椴苗木的根系形态指标,氮磷钾配施后,处理3(N:P2O5:K2O=0.2g:0.08g:0.3g)更有利于紫椴S1-0苗木的根系形态建成(P<0.05)。1级根的解剖结构显示,S1-0苗木的维管束直径与维根比分别以处理11(N:P205:K2O=0.2g:0.04g:0.15g)呈现出最大。而处理 12(N:P2O5:K2O=0.4g:0.1g:0.6g)更有利于紫椴S1-1苗木的根系形态建成与1级根的维管束形成(P<0.05)。综合对所有指标进行方程模拟得出:对紫椴幼苗氮磷钾配施,紫椴S1-0苗木的最适施N量为0.33/株,最适施P2O5为0.06 g/株,最适施K2O为0.2 g/株;紫椴S1-1苗木的最适施N量为0.68g/株,最适施P2O5为0.17g/株,最适施K2O为0.50g/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