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女子跳高运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1957年我国著名女子跳高运动员运用剪式跳高技术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震惊了世界体坛。但是从此之后,我国女子跳高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不但在世界上逐渐失去了优势,而且在亚洲也失去了领先的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运动员的技术落后造成的。在跳高技术环节中,起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起跳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在研究中找到解决技术落后的突破点。本研究选择参加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背越式跳高决赛前六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所研究对象的起跳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明显低于世界优秀选手,说明在身体形态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运动员摆动腿力量不足,在助跑过程中要通过膝关节做出较大的弯屈来降低身体重心,从而导致助跑速度降低;由于摆动腿力量不足,在起跳前摆动腿蹬伸减弱,影响髋关节的前送,以及助跑与起跳的顺利衔接。在助跑阶段的水平速度我国运动员要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但是在起跳离地瞬间腾起垂直速度却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我国运动员虽然具有助跑速度快的特点,但助跑速度有效利用率(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效率)却远远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这与起跳腿的快速用力能力和起跳技术有密切关系。同时在起跳开始瞬间着地角不稳定,这是由于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较差所引起的,容易导致起跳腿缓冲幅度过大,致使水平动能不能很好的转化为起跳腿的伸肌的弹性势能。在起跳过程中,同样由于摆动腿、上肢的力量不足,致使不能为起跳过程提供较好的向上的动力,所以摆动腿以及上肢力量不足成为我国运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我国运动员助跑的水平速度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但是不能将助跑的优势顺利转化为重心腾起垂直速度的优势。因此,加强我国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成为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对跳高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应在加强摆动幅度的同时抓好提高摆动速度的训练。在保持快速起跳的前提下,提高摆臂的摆动幅度,和起跳腿的充分蹬直程度是提高我国女子跳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中国运动员有着自己的技术特点,但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由于影响技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综合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中国运动员具体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