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和中国1975年建交,至今已发展到“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阶段,成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睦相处的典范。泰中友谊可谓硕果累累,前景光明。但是必须承认,泰中关系走到今天的“战略性合作伙伴”之前,实则经历了一段波折起伏的艰难历程:1910年拉玛六世即位,一改以往泰国王室善待华人的立场,公开抨击华人的劣根性,主张以泰人资本取代华人资本,首开东南亚国家排斥华人的先河,泰中关系由此出现逆转;1932年政治变革后的民党政府,进一步从入境、就业、华文教育等方面限制华人的权利;1938年上台的披汶·颂堪用尽各种手段打击华人经济、剥夺华人政治权利,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和驱逐无数华人,将排华运动推向高潮,泰中关系交恶;1948年后长期掌权的泰国军人政府,无论是二度上台的披汶·颂堪,还是沙立-塔侬集团,都采取亲美反华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禁止一切形式的泰中贸易,大肆迫害亲华人士,同时全力支持美国的亚洲冷战政策,包括加入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为侵越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派兵参加印支战争等,在东南亚地区问题上处处与中国针锋相对。隔绝和对抗成为20世纪50、60年代泰中关系的主要特征,两国关系陷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直到70年代初,美中两大国化敌为友,泰中关系才逐渐回暖,最终于1975年建交。这段历时60多年的关系史,可以说是泰中关系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两国维持了上千年的传统友好关系在此期间遭受重大挫折。依据搜集到的大量泰文、中文及英文资料,论文主要从泰国的视角,重点探讨剖析造成这一时期泰中关系出现一系列重大波折的原因,从学术的角度补充和拓展泰中关系史的研究,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用这段痛心的历史警示现实、防止重蹈覆辙。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对相关学术成果的简评。第二章主要梳理泰中关系发展的历史线索,回顾泰中关系的发展历程。第三章着重从狭隘民族主义、国家社会转型等方面,探讨拉玛六世、披汶排华的原因。第四章从国际形势的演变等角度,深入分析导致1949-1958年间泰中关系动荡的原因。第五章泰中关系从有限缓和转向对抗的成因剖析,主要从泰国、中国和国际三个角度探讨泰中关系走向对抗的原由。第六章首先根据国际政治的相关理论和政治心理学的原理探讨泰中关系波折成因的共性。其次,总结泰中关系曲折发展的启示,提出坚持接触、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利坚持和平中立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