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感是指一种感官的融合,借助联想,以感觉写感觉,在文学中普遍存在,其认知基础为不同感官类似联想的心理机制。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和思维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身体经验而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因此,作为一种涉及身体各感官经验的文体特征,通感对读者认知语境的构建起重要作用,能够带给读者更好的认知体验。显然,对通感的翻译也会影响译入语读者对文学的理解。作为人类共有的认知方式,通感表达在不同语言中具有很多相似性。同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相同感官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联想机制,从而使得不同语言中通感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这一复杂性给译者带来不小的挑战。然而以往的学者仅仅关注通感的认知共性研究,对通感这一认知机制在文学中的翻译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选取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以及茅国权和简·凯利合译的英译文作为研究语料,将原文和译文中通感按照通觉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检索,借助语料库软件Antconc3.0检索得出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从语篇和词汇两个层面考察《围城》中通感的分布规律和翻译倾向。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探究小说中通感的认知过程,同时兼顾文体的认知效果和文本美学价值;进一步跟踪通感的语境,深入研究典型案例的文体功能及其翻译规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原文在语篇层面有36例通感;在译文中一例通觉发生了转移,一例未保留通感形式,其余保持不变。然而在词汇层面,原文中33例通感在译文中只保留了10例。(2)通过对语境效果的进一步跟踪研究发现,译文对通感形式的保留大多是有意义的,这是由于译文既保留了原文的通感艺术效果,也给译入语读者带来了相似的认知语境。在词汇层面,译者处理方式更加灵活。总体而言,该译本中的通感翻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一些通感形式的省略或其通觉发生改变导致小说中原认知世界的变化,通感在原文中的微妙意蕴丧失殆尽。翻译的认知转向弥补了传统语义理论和修辞理论的不足。本研究从认知视角分析《围城》译本中的通感问题,为小说中的通感翻译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