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气本体论”,从“五味”生与成的机理切入,探讨“五味合化”方剂配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组方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1.明确气本体论的形成特点与内涵;2.从发生学的角度阐明“一气化生五味”的机理,及五味之偏性与整体平衡中和的关系;3.探明“五味合化”以成药(药性),与药性的“五味合化”以成方(方效)的基本原理;4.揭示“五味合化”的作用机理在于调整人体的病理性气化之偏,并探讨脏腑虚实补泻等“五味合化”应用规律;5.通过“五味合化”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应用,验证并揭示药物配伍-成方-生效的机理。结果:1.“气”是古代对于世界本体的基本认知,不仅作为事物的构成本体,亦被当做生命现象的变化本因,是一种即本体即作用的表达。万物皆是由“气”而构成,并且其生成变化亦皆是因“气”的运行而发生。2.一气运行“升浮降沉”的不同状态以“五行”归类即化生“五味”,“五味”气化则各有所偏。根据《河图》的生成之理,“五味”都是在“中和”一气之内方能进行生化,有“生”有“成”,并且“生”“成”之气相反。3.研究发现《内经》与《辅行诀》存在两种不同的“五味”归属体系,若本于一气化生“五味”的“生”与“成”相反之机理,可知《内经》“五味”乃是从其“生”之气而言,《辅行诀》则从其“成”之气而言,并无矛盾和优劣之分。4.“五味”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五味”常用于指代药性中具体的“味”,广义“五味”则是运用“五行”理论对于色泽、性状等药物信息的分析归类与综合。“药性”即是“五味合化”的结果。而运用药物“五味”的气化之偏配合而成方剂之偏,则通过进一步的“五味合化”而形成方效。5.“五味合化”的作用机理是以“五味合化”的气化之偏调整人体的病理性气化之偏,使人体恢复气化平衡中和的状态。《内经》“五脏五味苦欲补泻”即是遵循“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的基本规律,运用“五味合化”之偏调整五脏的虚实之偏。6.《伤寒论》六经乃是对于人体气机运行,由初始感受外邪侵扰渐至于正邪胜复状态,即人体气机运行六个阶段气化状态的概括。经方作用的根本性机制即在于以药物“五味合化”的气化偏性以调节人体六经的病理性气化状态。结论:1.人体疾病乃是气化异常的状态,以方剂“五味合化”的气化之偏性调整人体的病理性气化之偏,即可使人体恢复气化平衡中和状态,这亦是“五味合化”的治病取效基本原理;方剂功效乃是药物“五味合化”的结果,而“药性”即药物之偏性,因其本身亦由“五味”合化而成,故具有多效性的特点;“五味”的生成则是一气运行不同的气化状态进行化生的结果,根据“生”与“成”之气相反的规律而化生出不同偏性的“五味”。这即从发生学的角度使方剂的性味配伍理论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2.依据“五味合化”的气化机理,结合经方配伍的规律,本文总结出“五味合化”的十种配伍方法如辛咸除痹、苦咸消积、苦酸降冲等,为临床运用“五味合化”进行组方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点:本研究基于中医学气本体论的认识,首次揭示了“一气化五味”的生成机理,及“五味”功效的气化实质,提出“生”与“成”之气化相反的规律。揭示了方剂组方中“五味合化”的十种配伍方法,以及“成药-成方-治病”三次合化归于“中和”的“五味合化”应用原理,为临床组方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从发生学的角度对于方剂性味配伍组方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