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变化之一就是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出现和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论仍然是我们当代社会不断跃进的理论指南。在马克思论述的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从一般分工到个别分工的理论框架下,我们结合目前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现状发现,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是在马克思的“分工-贸易”理论框架下逐步细化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新形态、新方式,并非是脱离传统分工贸易模式的全新的理论框架。在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借用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我们看到,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对贸易双方的技术扩散、就业、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贸易双方也是各有利弊。发达国家能够通过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转嫁其劳动力成本高等不足,但是也客观上使自己原本不愿外泄的技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技术溢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剥削”,获利相对很小。在我国,产品内分工与贸易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诸如商品结构不合理、参与主体单一、区域分布不均衡、层次较低以及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我国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不再是单纯的采用进口替代战略或者出口导向战略,而是要以加工贸易为基点努力攀升价值链;我国的国家福利、国际收支、劳动力报酬等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国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获益很小。针对上述利弊,我们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采取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自主创新、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着力培养产业集群、完善工作机制、培养要素优势等措施,紧跟时代步伐,在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认清国内外形式,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当中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争当新时代的先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