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溪传灯是明朝中叶振兴天台的重要人物,其晚年所著的《性善恶论》,是在佛教发展日趋衰微的明朝发挥天台性具思想的重要著作,有继往开来之功。本文主要是以该书为底本,分析传灯如何以天台圆顿教观,统摄各派学说,弘扬天台性具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传灯的生平以及复兴天台的主要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传灯性具思想的历史背景分析和思想渊源追溯。明朝中后期,朝代更迭频繁,对佛教既限制有保护,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对佛教的批判始终未放弃,加之一直存在僧众头脑中的末法意识,使得有担当意识的出家僧众积极寻求复兴之路,传灯基于此便将复兴天台作为自己的使命。另外,智者大师基于慧思大师的“性具染净”思想结合与荀子“性恶”论,发明“性具善恶”思想后,经荆溪湛然的“无情有性”说、四明知礼的“理毒性恶”说、虎溪怀则单拈“性恶”说,到传灯从注重从“修”的角度论证“性善恶”,实际都是以天台三谛圆融、一念三千、性具十界等核心思想为基础,对天台宗“性具善恶”思想的作出的新的解读。第三部分概述了传灯对儒家人性论的评析。传灯认为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传灯经过对儒家主要人性论的评判,指出儒家言性即是佛家言情,有离性为情,合才为性之失,传灯之所以指出儒家人性论的偏颇之处乃是为自己弘扬“性善恶论”作铺垫。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灯如何建构自己的“性善恶论”。这一部分传灯首先用天台“判教”思想对天台“性具思想”予以指认性分析,认为只有天台“性具善恶”论才是最究竟圆满的,并将该论抬高到最高佛教教义的地位,试图赋予“性善恶”一种普遍性。接着传灯又从体用角度,分列为八门,弘扬性具之旨。第五部分主要将传灯性具思想与儒家人性论作具体比较,佛性论本指法界众生何以成佛的根据,无善恶可言,儒家人性论主要关于伦理意义上的道德涵养,两者并无比较的基础。但是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其善恶关键都是在“心”上作功夫,两者构建理论的目的都是积极入世,试图改变社会现状,这就为两者之间的比较提供了基础。关于传灯将天台宗“性善恶”思想与儒家人性论的比较,笔者将其概括为以理言性与以情言性、约修论性与道德涵养、世出世间善恶与世俗善恶这三方面的差别。最后,作为文章的结尾,主要对传灯的性善恶论作意义及其影响作简要评议。笔者认为传灯广引经论,把天台思想与其它各派思想融合的做法,一方面丰富了天台性具思想的内涵,另一方面,传灯广引经论论证“性具善恶”,其实也是对儒家批判的一种回应,其次,传灯关于“性”、“修”关系的论述,实际是为“修恶”寻找形上依据,旨在为处于末世的众生寻求一条成佛之路。再者,传灯为发展天台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也对后世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