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文学史,不难发现有许多以“家庭”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以中国与日本来讲,处于历史、社会、文化转型而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国文学,也即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和日本在19世纪后半的明治维新前后的文学,在文学创作中,“家”、“家庭”、“家族”等一类的与“家”相关的题材及其所反映的问题,都一度被作家当作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来进行描写、反映。在这当中,就是两国都出现了拥有同名的小说——《家》,分别成为中国现代作家巴金与日本近现代作家岛崎藤村所创作的代表作。从所反映的问题上来看,两位作家在创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也是极为相似的。本论文以中日两位作家的《家》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从分析中日两国的时代背景开始,对于两部《家》的人物形象(家长、青年、女性)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两部作品在创作上的相同点以及不相同点及其成因。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中日两国的《家》,对两部作品的创作理念和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对两部《家》发表的背景进行梳理分析。从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分析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并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第五章指出两部作品在创作上的相同点与不相同点,分析了产生异同的原因。通过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其中异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日两国都曾经历过相同而如今都被批判过的社会制度;二是两位作家对于人物的认识有着理念上的差异。以前的比较研究往往是将重点放在作品中不同的因素(例如:在作品中所内在的文化、两位作家的创作理念、作品的结局等),并导出了两部《家》在创作形式上、或者对于作品本身的评价等的相同点与不相同点。而本论文则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他们在作品中的选择与行为等)为切入点,进行进一步地分析,从而深化了对两部《家》的人物形象的认识,为今后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另外认识的维度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