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和高强度的流动,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进而在区域内部形成不同地区间的分工,让每个地区都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加强各地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经济全球化的深刻作用和影响使经济区发展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经济区内各地区之间必须加强相互间的分工合作,才能增强经济区的竞争力,否则就会在全球竞争中落伍,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间出现经济增长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收入差距拉大、利益冲突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焦点和热点。这些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固然有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制度安排不合理等制度问题,即没有一个全方位、系统性、长效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如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制约,产业转移和生产力布局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资源输出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调关系受到财税、价格体制的制约,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匹配不合理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阶段,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尚未完全消除,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法律体系、财税体制、激励约束、评价体系等制度还不健全,这些体制性、机制性等制度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地区自我发展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把制度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起成为能够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需求来自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不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研究不足。并且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仍然不足。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尚未统一明确的概念、内涵;二是缺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三是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系统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形成了多个跨省或跨区市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区发展趋势的增强,是政府、企业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等制度基础和体制环境变化的结果。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区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经济区的发展面临着行政壁垒的阻碍,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产业同构现象突出,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难以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最终将会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长速度放缓,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亟需构建和完善经济区发展的制度安排与协调机制,清除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和体制障碍,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开发历史最悠久、产业基础最好、科教实力最雄厚、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是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川渝和整个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推动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全国各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大背景来观察,成渝经济区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并不能实现经济区协调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把制度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起成为能够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需求来自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不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作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研究不足。并且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尚未统一明确的概念、内涵;二是缺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三是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系统研究。成渝经济区如何构建适应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解决行政区划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必须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忠实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从制度与机制角度入手,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到相应研究结论,提出从法律、管理、市场、政策体系四个方面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作出全面的制度安排,并从信息交流、合作、政府、监督、市场、组织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机制设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