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多跳网络中MIMO与PNC融合机制的研究与仿真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频谱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无线通信的发展。因此,当前对通信技术的研究大多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为目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术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多根天线,可以得到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既改善了通信质量又提高了系统容量。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PNC)利用电磁波传输特性自然地对传输信号进行编码,可以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与传统的中继技术相比,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及频谱效率。所以,考虑将上述两种技术结合,网络的频率利用率和吞吐量得以进一步提高。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无线多跳网络中MIMO和PNC的融合机制,主要包括支持PNC的信号空间对齐、消除用户间干扰的预编码设计以及信号空间对齐约束条件不匹配时的中继接收天线与预编码向量联合优化选择方案。本文在分析和总结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将用于PNC研究的经典双向中继信道拓展到多用户的单中继多向信道,并对单中继多向信道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首先对单中继多向信道系统进行建模,提出了支持PNC的无干扰的两个时隙的传输方案。在已知精确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通过用户节点的预编码设计实现信号空间对齐,并结合中继检测设计,获得了支持PNC的叠加信号。然后,再分别通过中继节点和用户节点的预编码设计和检测设计,实现了用户间无干扰的信息传输。2)对传输方案中的基于信号空间对齐的预编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其存在的约束条件和可获得的选择自由度。同时,对该信道模型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端到端信息流可获得的分集增益和系统可达的自由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结论。3)针对中继天线数不满足基于信号空间对齐的预编码存在的约束条件的场景,提出了中继接收天线与预编码向量联合优化选择方案。由于预编码向量与接收天线子集密切相关,两者单独优化选择会损失系统的整体性能。我们提出的方案不仅降低了预编码向量选择的复杂度,还保证了系统的整体通信质量。
其他文献
该论文论述了基于嵌入式操作平台的图像通信系统的设计.首先讨论了图像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了其中的传输部分;对于传输的两种方式(基于专线和基于IP网络),重点介绍了基于
作为仿真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力系统动态实时仿真装置在规划电力系统,设计与检验电力系统的保护、控制以及调度设备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Simulink是MATLAB产品中的图形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J2EE规范下的分布式通信技术的应用。按照客户需求分析、模块设计、方案选择、编程实现、软件测试的软件开发流程,自行设计了黑龙江省联通大客户系统与普通用
该文在分析铁通公司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Oracle数据库技术,采用以客户机异地的、分布式的访问服务器的方式,为铁通公司通信网的各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对带宽要求极高的网络业务应运而生,如网络会议,在线影院等,从而推动了宽带接入的快速发展.作为当前三大宽带接入方式之一的FTTB+LAN,主要采用传统
由于ATM技术有相当多的优点,因此它在多媒体传输方面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发展,有线业务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无线ATM技术应运而生。 在无线业
我们现在身处的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哪个国家能在信息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个国家就能在发展中占得先机.现在大家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接入网成为了瓶颈.各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Internet网络正在迅速普及,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高速公路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安全威胁.针对公共网络数据传输安全问题,虚拟专用网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创建安
SDH(同步数字系列)是宽带传输的一种新技术,它提供了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一个技术先进且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是SDH传送网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了广
该课题所完成的语音压缩编解码器以共扼结构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算法为基础,在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上实现全部编解码功能,并且进行了多项优化处理,有较少的执行时间、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