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但大部分IA并不破裂,而且在其破裂之前通常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导致其检出率和知晓率并不高,目前大部分IA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IA破裂的相关因素及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围术期并发症,为临床及时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为IA(包括前循环系统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以及后循环系统的椎动脉V4段和基底动脉动脉瘤),术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DSA)确诊并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的2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组(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患者94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组(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RIA)134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基线资料特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和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包括动脉瘤形态、大小、部位、入射角度),推测可能的破裂相关因素;比较两组间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并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原因;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IA组94例,含98枚动脉瘤;RIA组134例,含134例动脉瘤。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在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入射角度方面,两组间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IA组平均年龄55.37±10.97岁,且大部分不超过60岁(66.42%),低于UIA组(59.66±9.32岁),在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RIA组中所占比例均低于UIA组,分别为(4.48%;14.89%),(23.13%;51.06%),(41.04%;72.34%)。在两组的动脉瘤特点中,瘤体部位中RIA组所占比例较多的为颈内动脉颅内段(46.27%)、前交通动脉(29.10%),尤其前交通动脉,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UIA组(15.31%)。RIA组和UIA组均以中小型动脉瘤(直径≤10mm)居多,其中,RIA组中直径≤5mm的小动脉瘤所占比例最多(52.99%),明显高于UIA组(40.82%)。瘤体形态方面,RIA组不规则动脉瘤所占比例(43.28%)明显高于UIA组(25.51%)。从载瘤动脉与动脉瘤的入射角度来说,两组差异明显,RIA组入射角度>90°的占64.18%,显著高于UIA组(51.02%)。两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共23例(9.91%),其中RIA组15例(术中破裂出血4例,术后缺血事件11例),UIA组8例(术中破裂出血2例,术后缺血事件6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瘤体形态不规则是I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可能可以降低IA破裂的风险。年龄、动脉瘤大小、部位及入射角度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的破裂有关,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组患者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相对安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