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用精铸陶瓷模壳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高温合金通过定向凝固制成单晶/柱状晶,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及地面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除了控制凝固过程中外部加热和冷却条件外,通过优化精铸模壳的结构和性能,来改善型腔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对稳定生产单晶/定向凝固叶片,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在优化定向凝固用硅溶胶模壳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碳纤维增强减少模壳的层数与厚度的技术,以提高陶瓷模壳的导热效率。同时针对模壳局部厚大部位,研究了局部安装石墨热导体,优化温度分布的方法。  制壳过程中,使用高纯度白刚玉作为陶瓷浆料中的耐火材料,320目与200目粉料质量比为2∶1时,浆料中耐火材料粒度形成合理的双峰分布,能有效地提高浆料的流动性和悬浮稳定性。浆料粉液比为3∶1,面层浆料流杯粘度为17s,过渡层浆料粘度为12s,被层浆料粘度10s时,模壳强度较高。挂砂时面层砂100目,过渡层80目,背层46目时,模壳具有致密的面层,各层之间结合强度较高。测试结果表明,模壳层数为8时,其高温弯强度为1.04MPa,定向凝固中模壳出现开裂,但金属液未泄露,故将其强度看为临界高温强度。  选择较高性价比的CFS-Ⅱ-200型碳纤维布对不同层数模壳实施纤维增强。与增强之前相比,6层模壳高温弯强度提高了50%,为1.08MPa,超过了临界强度。减少2层模壳,还可使其热阻减少为原8层模壳的71%左右。在纤维增强后膜壳内定向凝固的铸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分别提高了7.4%,6.3%,一次枝间距,二次枝间距分别减小了15.3%,13.5%,且γ相析出更加弥散,细小,立方化;  热导体技术应用于模壳制备中,虽然无法彻底消除叶片横梁端点处的高过冷度,但能有效地将横梁内角处的集热导出,使叶身的过冷区与横梁远端过冷区连为一体,则初始单晶组织能在异相形核之前推进到横梁末端,即能有效地降低横梁远端形成杂晶的概率。高温真空环境中,石墨块抗热腐蚀性较强,且导热系数与热辐射系高,比热容小,适合作为热导体材料。定向凝固试验证明本文选择的热导体工艺满足强度要求。
其他文献
汞是公知的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由于其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威胁,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煤的燃烧与矿物开采是人类活动主要的两种汞排放形式。其中由燃煤电
钛及钛合金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耐蚀性和可加工性以及毒性小、比强度高等特点,已成为当今生物医用材料的首选,然而其较差的耐磨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此,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
本文是研究弹丸高速冲击钛合金(TC4)靶板,用金相显微镜对弹坑周围的高速冲击特征组织进行宏观上的观察分析,对不同厚度靶板受高速冲击影响的组织进行测量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整理
在日常生活中,表面活性剂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为洗涤剂和表面处理剂,在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后就被混入污水进入到自然水系。由于排出的药剂废水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会污染环境,危害
酶催化一直是现代催化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设计出具有高附载量、高活性保持以及快速响应时间的酶反应器一直是材料学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而发挥这一功能的决定性因素——
明胶是一种价格低廉、含量丰富的纤维蛋白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传导及功能薄膜等领域。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明胶纳米复合薄膜的成膜机理,及其在催化、重金属离子的探测、水的过滤净化和光致发光上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氢氧化铜纳米线为制孔剂及牺牲层成功制备了明胶薄膜。在室温下,通过原位还原氯金酸,成功制备了明胶/金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研究发现戊二醛胶联后残留的醛基以及明胶本身的还原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