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高温合金通过定向凝固制成单晶/柱状晶,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及地面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除了控制凝固过程中外部加热和冷却条件外,通过优化精铸模壳的结构和性能,来改善型腔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对稳定生产单晶/定向凝固叶片,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在优化定向凝固用硅溶胶模壳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碳纤维增强减少模壳的层数与厚度的技术,以提高陶瓷模壳的导热效率。同时针对模壳局部厚大部位,研究了局部安装石墨热导体,优化温度分布的方法。 制壳过程中,使用高纯度白刚玉作为陶瓷浆料中的耐火材料,320目与200目粉料质量比为2∶1时,浆料中耐火材料粒度形成合理的双峰分布,能有效地提高浆料的流动性和悬浮稳定性。浆料粉液比为3∶1,面层浆料流杯粘度为17s,过渡层浆料粘度为12s,被层浆料粘度10s时,模壳强度较高。挂砂时面层砂100目,过渡层80目,背层46目时,模壳具有致密的面层,各层之间结合强度较高。测试结果表明,模壳层数为8时,其高温弯强度为1.04MPa,定向凝固中模壳出现开裂,但金属液未泄露,故将其强度看为临界高温强度。 选择较高性价比的CFS-Ⅱ-200型碳纤维布对不同层数模壳实施纤维增强。与增强之前相比,6层模壳高温弯强度提高了50%,为1.08MPa,超过了临界强度。减少2层模壳,还可使其热阻减少为原8层模壳的71%左右。在纤维增强后膜壳内定向凝固的铸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分别提高了7.4%,6.3%,一次枝间距,二次枝间距分别减小了15.3%,13.5%,且γ相析出更加弥散,细小,立方化; 热导体技术应用于模壳制备中,虽然无法彻底消除叶片横梁端点处的高过冷度,但能有效地将横梁内角处的集热导出,使叶身的过冷区与横梁远端过冷区连为一体,则初始单晶组织能在异相形核之前推进到横梁末端,即能有效地降低横梁远端形成杂晶的概率。高温真空环境中,石墨块抗热腐蚀性较强,且导热系数与热辐射系高,比热容小,适合作为热导体材料。定向凝固试验证明本文选择的热导体工艺满足强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