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内在属性。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自然语言中,并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古希腊哲学家尤布里德斯(Eubulides)提出了含有模糊思想的连锁悖论以来,语言的模糊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1965年,扎德(L.A Zadeh)发表《模糊集合》后,模糊数学的思想开始应用于自然语言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人们对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拓宽了模糊语言的研究范围,从而使模糊语言的研究向系统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但是,迄今为止,大部分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探讨,而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理解却很少涉及。本文从语境的相关理论,主要是谈话者意图和语体出发,着重论述了交际中谈话者的不同目的,如保持礼貌、遵循合作原则、表达言外之意的目的,以及不同语体,如新闻语体和科技语体,对模糊语言的理解所起的作用,并得出结论:在特定的语境下,模糊语言是可以理解的。它不是语言的缺陷,而是语言灵活性的体现。模糊语言是一种交际策略,它使谈话者更灵活、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