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人民文学》都是最重要,并且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刊物之一。它的这种独特地位,是由中国当代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反之,要想了解某一时期的政治、文化等大背景,《人民文学》也不失为一面很好的镜子。基于《人民文学》的权威地位,每一次文艺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都会相应地在同一时期的《人民文学》中找到踪影;反之,对《人民文学》的研究,又能窥见某一历史时期的文艺政策以及政治策略。历次的政治文化运动以及文艺政策的调整等诸多方面情况,也就自然会在《人民文学》这种反应意识形态的刊物中有所体现,以这样的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的原始资料为研究对象,是透过遮蔽还原历史的最有效手段。 文革发生的前一年,是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作为十七年文学的最末一部分,并且是离文革文学最近的一部分,这段时期的文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带有十七年文学的特点,也必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先期带有了文革期间文学的基本特色,因此这段时期的文学,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因此本文选定文革发生前一年,即1965年-1966年5月(《人民文学》停刊),为研究的时间段。通过对这个时期的《人民文学》中发表作品的具体文本的分析等方面,来考察当时文坛的一些情况以及当时的文学作品特色。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是“阶级斗争与路线斗争”创作模式的形成。60年代以后,在强调阶级,提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形势下,出现了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文学。文革前夕,“阶级斗争”话语笼罩整个社会,文学写作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着力于对这种趋势的表现,在当时特殊的阶级以及阶级斗争的社会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创作模式,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小说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这段时间的《人民文学》中,也几乎全部充斥着这种模式的创作,出于现实的考虑,作家们纷纷自觉地靠拢这种写作趋势,于是出现了大量类似的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作品。 第二章是形象症候与主题缺失。文革前夕的《人民文学》中,存在着很多特定的人物形象刻画方法,比如英雄形象的刻画和女性形象的刻画。在文革前夕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家们精心塑造了很多雷同的社会主义新人和工农兵形象,以及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英雄形象毫无瑕疵,甚至没有一点人性弱点,是有失真实的。文革前夕,在特殊时代的号召下,产生了“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口号,全社会提倡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与此同时,女性的社会角色意识加强,再加上此时劳动力相当匮乏,社会需要号召女性积极参与阶级斗争及社会建设,作家用男性视角来观照女性,用男性话语来描写女性形象,并流露出对女性与男性拥有同等状态的欣赏与赞美。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纷纷被刻画成与男性拥有相同外貌特征和体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悖真实的,是不具有审美价值的。 第三章是有关个人崇拜的问题。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有关“个人崇拜”的内容,追溯到文革前夕一年多的时间里,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端倪。本章主要研究1965-1966年《人民文学》的作品中已经出现的“个人崇拜”现象及对后来文学特点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