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D-S(1977)垄断竞争模型、克鲁格曼(1991)中心-外围模型、藤田和克鲁格曼(1995)单中心城市模型以及藤田和森(1997)、藤田、克鲁格曼和森(1999)、阿纳斯和熊(2003,2005)城市体系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二元结构下的城市体系一般均衡模型,以更深入地理解城市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来源,为最优城市规模和城市单中心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体由三大部分组成:二元结构下城市体系一般均衡模型的建立;理论模型的拓展分析;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 城市体系一般均衡模型的建立:首先参照克鲁格曼、藤田、阿纳斯等著名新经济地理学家和城市经济学家的经典文献,对城市系统空间结构、运输成本形式、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偏好以及两部门企业的生产函数进行了设定,然后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自最优化的行为,在此基础上由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出清推出一般均衡条件,最后证明均衡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本文以城市体系而非单个城市建立模型。考虑多个城市,反映城市之间的产品交易,在模型中体现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必要的,相对单一城市结构,多个城市的系统结构更加符合现实经济,也更能反映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渴望,这是D-S模型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石。 理论模型的拓展分析:给定外生变量和消费者偏好参数、交通运输因子、生产成本系数,求出内生变量的解析解。之后从三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拓展分析:第一,比较静态分析,说明外生变量或参数的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第二,找到最优城市规模存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第三,探讨单中心城市退化为自给自足经济的充分条件,以期对城市单中心结构中向心力和离心力及其影响因素有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城市集聚的原因和工业品交易的重要性。解析解的存在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成果。 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作为理论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文将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与我国当前二元结构下的城市化问题结合起来,为我国农村地区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出的市场潜能曲线和均衡城市效用曲线,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分析并且得出结论:在市场自组织情况下,随着人口的增加,旧城市终将过大,新城市必然诞生太迟,因此为了避免城市过大,政府对新城市的规划和支持是必要的。在赋予就地城市化理论依据之后,本文接着分析了中国在二元结构下农村地区就地城市化的现实意义和条件。然后描述和讨论中国四个农村地区就地城市化的成功案例,总结其经验和启示,继而为我国农村就地城市化的推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