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新兴的转型市场经济国家股票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传统金融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所谓“金融异常现象”。中国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以及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无疑加大了国家相关经济管理部门调控股票市场的难度,降低了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证券市场的能力和效率。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政府调控政策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对于加强中国股票市场的管理和控制、改善政府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效率,进而保障中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对中国股票市场1991——2008年期间的价格走势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预期变动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实际变动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预期变动和股票市场大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价格变动与股票市场大势显著正相关,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变动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之间的不一致性,进而从统计上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的非理性现象。②在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印花税率变化和财政支出变化为财政政策度量指标、以货币供应量变化和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化为货币政策度量指标,以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上证综合指数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GARCH类模型,从单一政策和复合政策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单一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变化会对中国股票市场条件波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变化、印花税变化和财政支出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条件波动性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就复合政策而言,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条件波动性产生的影响在总体上比财政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更加显著。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拉动型特征和弱市场性特征。③在对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全面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为宏观经济环境度量指标,以2000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上证综合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GARCH类模型对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反映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基本上处于失效状态,利率政策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也未能发挥作用,货币供应量政策因其直接影响股票市场资金供给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既是中国股票市场典型的资金拉动型特征以及弱市场有效性特征和严重的噪音交易特征的直接结果,同时也为中国股票市场具有的资金拉动型特征以及弱市场有效性特征和严重的噪音交易特征提供了实证证据,更在实践上对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与经济发展相背离的暴涨暴跌现象”和“对相关政策的非理性反应现象”提供了比较合理的解释。④在对相关法律、重要事件和新闻等突发性政策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2000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中国股票市场相关数据为样本,建立带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性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法规类突发性政策和能对股票市场发挥长期作用的重要事件类突发性政策将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显著影响;而新闻类突发性政策和不能对股票市场发挥长期作用的重要事件类突发性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是不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