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胼胝体压部磁共振弥散张量参数及纤维束数量随年龄的相关性改变,以及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性,以了解胼胝体的生长发育及老化的自然规律和性别差异。方法:26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33例,年龄2个月~85岁),按照年龄段分为10组:≤1岁为第一组,2岁~3岁为第二组,4岁~6岁为第三组,7岁~12岁为第四组,13岁~18岁为第五组,19~29岁为第六组,30岁~39岁为第七组,40岁~49岁为第八组,50岁~59岁为第九组,≥60岁为第十组。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测量大脑白质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利用后处理工具对纤维束进行示踪,并进行分析。结果:(1)胼胝体压部的FA值及ADC值在两侧半球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男女之间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胼胝体压部的FA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之后开始下降;而ADC值的变化则相反。(3)胼胝体压部纤维束数量在男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男性纤维束多于女性;但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其胼胝体纤维束数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岁之后开始下降,其变化趋势同FA值大致相同。结论:(1)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反映胼胝体压部生长、发育及老化的规律。(2)胼胝体压部左右对称,可能存在性别差异;(3)本研究所获得的正常人脑组织ADC值、FA值可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的参考。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对胼胝体压部进行纤维示踪,分析其形态结构及走行、分布情况。材料和方法:分别对8名健康成年体检者(男4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约36.5岁)进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将所得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波斯顿玛萨诸塞州综合医院马蒂诺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研制的软件: Diffusion toolkit (Version0.6.1)和TrackVis (Version0.5.1)进行大脑胼胝体压部纤维束成像,并进行分析。结果:(1)对正中矢状位胼胝体进行纤维重建,可很好的显示整个胼胝体纤维束的形态结构。(2)胼胝体压部的纤维被视辐射主要分为两大类:腹侧及背侧纤维,其中腹侧纤维主要分布于颞叶区;背侧纤维主要连接枕叶和部分顶叶的纤维(3)部分病例在压部与体部纤维重建区域可见一分界线。结论:(1)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正常人大脑胼胝体,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一新的广阔领域。(2)胼胝体压部纤维束主要连接颞叶、枕部和部分顶叶皮层区,与大脑视听功能有重要的联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