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随机对照的方式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度洛西汀与高剂量普瑞巴林单用于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治疗的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9月–2018年4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患者。进入研究的患者,首先接受为期3天的统一药物治疗筛选,将所有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统一调整为:普瑞巴林75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泰勒宁2.5mg每8小时一次口服。第三天评估患者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爆发痛次数,对于VAS≥4,爆发痛次数≥3次/天的患者进入正式研究阶段,VAS<4,爆发痛次数<3次/天的患者不纳入研究,继续维持目前临床治疗方案。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天)、最高VAS评分,并测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的评分。将纳入研究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实验组给予普瑞巴林75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联合度洛西汀60mg日一次,早餐时口服。度洛西汀具体用药方案采取逐渐增量的方式,第一天和第二天给予30mg口服,第三天开始给予60mg口服。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150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普瑞巴林同样采取逐渐增量的方式给药,第一天和第二天给予普瑞巴林早75mg,晚150mg口服,第三天开始给予普瑞巴林150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记录进入正式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时患者最高VAS评分情况,爆发痛的次数以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4周后HAMD-17和PSQI量表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主要治疗指标VAS,两组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第1周对照组VAS评分较实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3周及第4周实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要治疗指标HAMD-17和PSQI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两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第4周两组比较该两项指标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4、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主要观察到头晕/嗜睡、恶心/呕吐、水肿、口干等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嗜睡反应在对照组各时点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反应在治疗后第1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3、4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肿反应在治疗后第1、2、3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反应在两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间治疗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剂量普瑞巴林治疗效果不佳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与高剂量普瑞巴林单药治疗相比,高剂量普瑞巴林组起效更快,头晕/嗜睡、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用药组;在4周观察期结束时联合用药组VAS改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第1周,随后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