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神话学研究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西方各种新思潮涌入我国,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一部分留学生和掌握外语的知识分子首先开始接触欧洲神话及其理论,此时苏雪林作为西方文化人类学派传播理论的领军人物也开始对《楚辞》中的神话进行论证和梳理,经过几十年来的钻研不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神话学研究特色。本文就以苏雪林的神话研究为研究对象,利用神话学和文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苏雪林神话研究的内容、观点和方法三方面入手,首次对苏雪林的神话研究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认为苏雪林的神话研究是以屈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天问》《离骚》《九歌》、《远游》等典籍通过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找出中西神话人物和神话地理的相似点,从而得出“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中国文化来源于西亚”这一观点。除此之外,苏雪林又沿着这条线路分析了《山海经》、《诗经》等古典文献中的神话要素,以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因为在此之前有很多神话学家都曾经提出过《楚辞》、《山海经》中有许多的神话因子,但是确切的是关于什么的神话却没有人能真正的梳理出来,而苏雪林竟从域外神话这一线索来解释并最终揭开了《楚辞》等典籍中关于神话的神秘面纱。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苏雪林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她过多的将目光放在了相似的文化分子上,从而导致其在无形当中忽略了其文化的不同的部分;再者苏雪林在论述神话因子和文化分子的传播途径时,强调了“文化中心”这一理论。众所周知,文化在某一地产生之后,肯定会发生移动,变异甚至重新组合,然而文化的空间移动并不是单纯的机械直线运动,它还会受到民众心理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看到苏雪林在使用比较方法和传播理论所作出的研究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方法和理论的不足,从而反思一下我国神话学未来发展方向和理论。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余论、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系统概述了选题意义、研究理论以及研究重、难点,并对学术史一一梳理。正文包括苏雪林其人其学、苏雪林神话研究的内容、苏雪林神话研究的观点和理论方法、苏雪林神话研究的特色和苏雪林神话研究的贡献与反思五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