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粮食需求日益增长,粮食安全成为各国农业部门忧心忡忡的头等大事。虽然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十 连增”,但粮食产量的增加仍然无法满足需求量的变化,进口量逐年递增,粮食对外依存度升高。最显著的变化是:以谷物为基础的口粮消费比重降低,以肉、蛋、奶为基础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比重上升。这就导致了动物性食物消费的增长所依赖的饲料用粮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逐步发展,酿酒、生物能源产业迅速崛起,使工业用粮成为仅次于口粮和饲料的第三大用粮渠道。在我国粮食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国家适时的提出农业“走出去”战略,要求“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投资国外农业,建立海外农场,既是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基石。如今企业是海外农业开发的急先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踏上国际舞台扎根海外,建立耕据地,其中集中地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以及俄罗斯等地区。在众多企业建立海外农场的同时,国际物流运输问题随之而来。本文以海外农场的国际物流运输模式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海外农场的国际物流运输特点与流程,结合国际物流运输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海外农场国际物流运输模式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海外农场物流运输模式决策模型;并以坦桑尼亚农业出口加工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坦桑尼亚农业加工区的国际物流系统构成,提出坦桑尼亚农业加工区国际物流运输模式选择方案,为坦桑尼亚农业出口加工区未来的国际物流运输模式选择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农场选择合理的国际物流运输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