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日趋成熟和深化。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学的研究正在引起教育界的兴趣。国外的教育现象学的经典著作已经开始逐步译介到国内,有学者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已经连续召开了两届现象学和教育学国际研讨会,这说明国内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兴趣。教育现象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在国内扎了根。问题是国内、国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理论的探讨和观念思辨。很少关注教育现象学的实践关怀,虽然有的学者已经关注到教育现象学的“实践维度”,提出了作为伦理的、政治的“实践的教育现象学”的理论。但是由于忽视了同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的结合来考虑,因而始终缺乏对西方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批判和自觉反省,始终无法摆脱国外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视域,创造性地提出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现象学理论。我们认为国内学者关于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要想具有自己的特点必须面向中国当下的教育实际状况,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的经典论述,尤其是结合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论思想来建构中国的实践的教育现象学理论。当下中国的教育虽然在规模上、服务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片面追求产业化的倾向。教育越来越被工具化、功利化的目标所驱使,教育自身的本质和意义失落了。教育仅限于教书、教授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教育沦为一种技术。从而教育的对象——人也被技术化、工具化了。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技术人”、“工具人”,人成了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被动“工具”。教育成了“工程”和“产业”。这种教育必然导致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和教育的“育人”功能的丧失。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教育,教育本质上是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完满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老师和学生共同构筑具体的教育情境——充满体验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才会发生。这种教育是活生生的、情境化的、充满教育机智和教学智慧的以塑造“好学生(好儿童、好孩子)”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这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导向人的健康、全面发展、自由和独立,导向人的幸福生活。用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教育和实践的教育学理论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中暗含着实践的教育学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拓展对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理解,获得对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思想的一种现象学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与当代西方教育现象学的思想进行理论对话,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介入到当代的理论争论中进而获得“当代形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仅如此,坚持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论的原理还有助于我们对西方的形形色色的理论进行批判,获得中国学者的理论制高点和话语权。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教育现象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指出现象学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的渗透是现实的教育的需要也是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第二章主要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学维度,指出实践的教育现象学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核心;第三章对马克思的教育学思想作了一种实践的教育现象学的解读,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观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完人”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