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翻译观是韦努蒂劳伦斯在1995年出版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潮流中一种不同于传统“通顺”策略的态度和方法。“异化翻译观”主张翻译多采用目标语的文化和语言习俗,意在抵抗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保护本国的文化自主性,其重要性超越了语言层面,而上升到文化、诗学、政治层面。本文旨在研究异化翻译观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和作用。本文以异化翻译观为依据,解读理雅各在《诗经》英译本中的植物意象翻译,并借助训诂学对重要意象寻根究底,意图分析意象的翻译是否具有异化特点,并试图引起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探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首先探讨了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以及文章结构。二十世纪末,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文化、诗学、政治层面,特别是在后殖民地背景下,通过对文本的异化特点和作用的分析来促进异化翻译在中国古典文籍翻译中的运用,以保持本国文化的异域性和平等性,抵抗外国文化霸权。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讨论了国内外对诗经英译和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论述。第三章解释了韦努蒂异化翻译思想的来源,阐述了其理论框架。本文指出解构主义以及本雅明“纯语言”为其哲学根源,并从译者的隐身、异化翻译策略、贡献三个方面具体解释了异化翻译观。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作者从译者理雅各的经历、诗经的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几个角度分析了异化翻译观在翻译活动的体现。其次,作者结合训诂学,以《尔雅》、《毛诗类释》、《本草纲目》为参照,对理雅各《诗经》英文译本中植物意象进行了异化性特点分析。第五章是论文结论,作者认为理雅各《诗经》植物意象的翻译具有明显的异化,因而使呈现了具有独特异域气息以及独特文化的植物世界。作者提倡在古典诗歌中使用异化翻译,以达到保持源语言的风格、抵抗西方国家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