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儒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和主干。然而,关于"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近年再次引起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论争。这一问题的真实涵义在于: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哲学"?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在西方特别是欧洲,"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始终受到质疑,西方学者始终不承认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中国哲学"。  2、中国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哲学思考,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说。中国哲学家固然十分重视社会、人生问题,但也不是无视自然。中国古代哲人也追寻宇宙的本原、本体问题,思考着世界到底是什么,它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成,最后又回到什么东西上去等自然哲学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解答。中国哲学家也讲认识论、知识论问题,讲心物关系、知行关系问题,探讨"闻道"、"致知"的方式、方法问题。但它的理论重心不在于"知"本身,不以"知"为目的,而在于"行",在于由"知"达"行"。而其所谓"知"尽管也包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对人生、人伦之理的认识。中国哲学不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提高人的境界为旨归。  3、儒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和主干,是一种以修己治人为主旨的实践哲学。它的理论重心、理论兴趣、理论追求、理论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有目的的改造世界。这种改造既包括主体的方面也包括客体的方面,即所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内圣外王"或"修齐治平"。实践是贯串儒家哲学的一条主线。  4、原理简单说就是理论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是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普遍意义、最为基本的命题、论断。它在诸多命题、论断中处于原始、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哲学原理是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普遍意义、最为基本的命题、论断。任何一种成熟、系统的哲学,都有它自己的原理,都是由一系列原理构成的。儒家哲学是一种成熟、系统的哲学学说,是一个由许多概念、范畴、命题和论断构成的理论系统,它也有自己的哲学原理。儒家哲学原理也就是其哲学理论系统的诸多命题中最具有普遍意义、最为基本的命题、论断。  (二)  1、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一个表示人我关系的哲学概念。"爱"是"仁"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内容,爱即是仁、仁即是爱,爱是仁的起点,又是仁的归宿。在儒学中,"仁"还是人的本质规定,是人有别于禽兽的根本之所在。儒家的"仁者爱人"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说明了何谓"仁","仁者人也"则从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上规定了何者为"人"。因此,"仁者人也"与"仁者爱人"两个命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不仅从人的类主体意识、道德意识方面,深刻揭示了人之为人的价值,而且说明一个自然人如何才能超越自我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仁既是对人的起码要求,又是人的最高境界。  2、"仁者爱人"是儒家仁学的第一原理。这一原理是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大命题或两大原理构成,二者的有机统一即所谓"忠恕之道"或"絮矩之道"。"忠",即要求积极为人;"恕"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儒家认为,"忠恕之道"是仁爱的起点,又是为仁的方法和途径。在儒学史上,一些儒家学者曾就"忠恕之道"的限度亦即使用范围和程度问题作了必要的限定,强调"恕不可独用",只有在与"忠"的联接上、以"忠"为前提,"恕"才是合理、有意义的;"恕"只适用于合乎道德的推己及人。同样,"忠道"亦须以"善"为尺度"仔细量度",反对"胡乱应去"。儒家的仁爱思想通过"忠恕之道"而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仁民而爱物。"仁爱之及物"是儒家仁学原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儒家认为,仅仅爱人还不足以称之为仁,只有将仁爱扩大到爱鸟兽昆虫等生物,才算做到了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最终把仁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到天地万物即整个自然界,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人道和天道的贯通,把人际道德和人对自然的道德完整地统一起来。  (三)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儒家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学的全部问题都是围绕天人问题展开的。儒家的"天人合一"理论所讨论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它是一种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说。  1、"天"是儒家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儒家学者无不论天。儒家之"天"具有多种意义,其中又隐含着一般性、共通性的东西即终极存在。这种存在可以是物质之天、自然之天,也可以是主宰之天、神灵,或者是命运之天,或者是义理之天,其描述用语可以是多样的,但其实质总不外乎指向终极存在。它是其他存在无法替代、"至高无上"的存在。人是万物之灵,宇宙的精华,在天地万物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具有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道德理性,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为天地立心的能力是人贵于万物的根本所在。  2、"天人合一"是指天人之间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论则是由实然或本然的"天人合一"论与应然或境界的"天人合一"论所构成。所谓实然的天人合一,是指本然意义或本然状态的天与人的合一;实然的天人合一论,也就是儒家对客观实际天人关系本然状态的一种认识理论。应然或境界的"天人合一"论,是儒家关于人为什么要与天和谐统一以及怎样才能与天和谐统一的理论,是一种只有通过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理想状态。  3、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儒家虽然认为"天地之生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也",但儒家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它并不认为人是惟一的价值主体,也不认为非人类存在物对人类只有工具价值,不认为自然只有满足人的需要才是有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认识和处理问题,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四)  "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学说,是儒家"追求圣人价值取向,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心性合一是儒家心性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心"是儒家心性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儒家哲学中,心是人的思维器官、道德意识和宇宙的本体等多种含义。儒家一般都把性视为人的本质属性和道德理性,认为道德源于天赋予人的自然本性,性具有仁义礼智、纲常伦理的内涵。在儒家的视域中,心性之学是统贯天人、内外的内圣成德之学,安身立命之学,因此儒家学者尤其是后期儒家比较多地论述了心与性关系问题。  2、在儒家哲学中,在不同的儒家学者那里,对于心与性合一有"心即性"、"心统性情"、"心兼性情"、"心主性情"、心性同体、"性体心用"、"心与性一"等多种不同认识和表述,其基本精神都是强调心性合一,认定心和性是统一不可分的。  3、心性问题在儒家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它不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也不是贯串儒家哲学始终的问题。如果将儒家哲学归结为心性之学,有可能使儒家哲学中真正有普遍永恒价值的东西埋没不彰。  (五)  儒家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是儒家哲学的出发点和理论归宿。儒家的实践论是以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为主旨的,知行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者普遍关切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1、"知"有知识(认识)和认知能力两种含义,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学者对人的认识能力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没有对此展开广泛地讨论。从知识的意义上说,儒家之"知"有真假之分,真知与常知之别;就知识的来源而言,儒家之知有超验之知(良知)与经验之知的分别。尽管儒家学者对知的来源与结构有不同的认识,但在强调"知"的重要性方面则是共同的。  2、"行"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儒家哲学的各种问题都是围绕着"行"而发的。在儒家哲学中,"行"又叫力学、躬行、践行、践履、笃行。广义的"行"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狭义的"行"专指道德践履即依循既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行事。  3、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儒家学者有"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重行轻"、"知轻行重"、"知行并重"、"知本行末"、"行本知末"等各种观点和看法。尽管这些认识互异,但在反对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方面却是共同的,都主张知行的统一、一致。这种知行的统一、一致思想,也就是说的知行合一论。  4、儒家的知行合一论其实质也就是知行统一论。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现代意义。知行问题依然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基本问题,知行脱节仍然是现代社会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问题,知行脱节的危害是巨大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加强对知行问题的研究,强调知行的统一,反对或克服知行二分、知行不一,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六)  在儒家哲学中,"中庸"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时还具有伦理的意义。它既是儒家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  1、"中"是儒家哲学中标志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结构、最佳关系以及人的最佳行为方式的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中"的基本含义就是"正"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儒家的"用中"、"中庸"、"中和"、"中道"、"中正"、"中行"、"折中"、"执中"、"时中"、"中节"、"中吉"、"得中"、"中孚"、"守中"等,都是由此而发的,也由此形成了儒家哲学的"中论"系统。  2、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方法论原理。这一原理是由"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因时而中"、"执中有权"等核心命题组成的。执两用中也就是掌握分寸中肯不偏,以之为前提而选择和制定合乎实际的方式和方法。"执中"还须善"权",即根据具体情况,在不违背常规的前提下有所变通,而不是固执某些僵死的教条不放。中庸之道还要求立身行事时时合乎中道。  3、中庸之道是现时代人们为人处世之大道,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其他文献
论文阐述了唐代著名茅山宗道士吴筠的神仙道教思想以及他在道教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中国整个道教史和传统养生内丹学的发展过程角度来考察吴筠的仙道理论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发展中的计算机教学了,我们应该利用互
食品安全规制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一种,其效果体现在从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法律法规的形成、规制机构履行监管职能到政策调整的所有环节及其内在机制。在规制过程中,它涉及到了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这一年以来的专栏文章中,我几乎每篇介绍的都是有关摄影的感受和技巧。今天,同样是摄影相关的内容,但让我们暂时把注意力从相机的取景框中解放出来。在拍摄风景时,我们不辞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升。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所以中职院校必须完善教学改革工
分布式风电的出力概率与受端负荷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往往不一致,为了实现风电出力恰好完全平衡接入点负荷,以华能陕西狼尔沟9MW分布式示范风电场为例,基于数学排列组合思想,优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的理论核心是其生命观。道家生命观是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观念体系,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理论体系,对于把握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揭示蕴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编播网络系统集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大型数据库管理为一体,它给广播节目的编辑、资源共享、自动播出及节目资料查询等诸多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