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史求意:历史话剧创作观念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释史求意”命题作为历史话剧创作原则的建议。史剧应以表现历史真实为前提,而“释史求意”就表达了通过阐释学进行历史本质阐释和接受美学求取意境的主张。剧作家阐释历史绝不为了搬演历史而已,其真正目的应该在于表达创作思想、表现历史人物个性和发掘历史本质。故此,剧作家创作史剧时不应只是为了呈现事实,而是通过艺术手法将历史中的深层意义揭示出来,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可见,史剧对历史的阐释就有别于一般阐释,它必须配合着意境的创造。本文认为观众不是话剧的消极接受客体,一部剧本并不在作者写下最后一个句子时完成,它必须通过观众的欣赏、评估才有了存在的生命。因此,“释史求意”表达了创作-接受的整体审美过程,并在内容上蕴含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结合于史剧创作的主张。本文提出的历史真相泛指历史本质的真相,而不是具体历史事件的真实。由于话剧叙事必须高度集中,剧作家不能事无巨细地将历史事件中的每一个细节呈现出来,因此,史剧本身就不可能表现客观历史的所有真实,而只能艺术地勾勒出历史的轮廓,透现其本质的真实,并以此触及观众的心灵,产生共鸣。同时,由于历史本质的丰富性,“释史求意”允许剧作家对同一历史人物作出多样性的阐释。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提出史剧创作历来的观点和问题;第二章则集中讨论历史阐释的有效性、“虚入实出”的原则及通过接受美学观点求取意境的具体手法;第三章通过“释史求意”来探讨《商鞅》、《春秋魂》、《李白》及《沧海争流》的艺术成就,并重点讨论这四部九十年代著名话剧所表达的生死观;第四章则以本文建立的理论来回答首章的问题,作为全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对《左传》辞令中的委婉语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左传》中辞令、委婉语的界定、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大多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至今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三十多年里,形成了数量可观的进行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作家群,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后现代主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俗语都是世代积累而成的知识载体与精神文化遗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各国人民在创造自己的文明中,所积累的丰富多彩的、脍炙人口的俗语,有一些喻义相
本文以《尤利西斯》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述了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犹太意识,以及由此呈现的世界视野。除了引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实证的态度考察了乔
学位
金刚山山东即墨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观画又不止于画,画境虽传神,实则是生活、阅历、人
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运用现代语言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最新理论,分别从语言世界、物理世界、认知这三个角度来讨论汉语歧义句形成的深层原因。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