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多点输入的非平稳地震动合成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wanmei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对于重大工程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动输入是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的前提,对结构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地震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震动输入由传统的单点输入扩展为多点输入。然而仅通过现有的实测记录难以满足工程输入需求,需要进行多点非平稳地震动的人工合成。目前相关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其合成方法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三大类型:无条件模拟、有条件模拟及其他合成方法。其中,无条件模拟是通过目标谱和地震动相干函数模型实现对目标场地的多点地震动合成;有条件模拟以预定义的地震动时程和相干函数模型为基准,通过插值过程实现预定义地震动时程周围各目标点地震动合成;其他方法如小波变换、HHT变换、各种回归模型也可实现人工地震动合成,然而目前大多局限于单点地震动合成。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多点地震动合成方法做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结论如下:(1)通过引入实测记录改进合成多点地震动频域非平稳的方法。该法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引入与目标合成区域相同场地类型的实测记录对目标谱进行分解,借助所引入实测记录的非平稳特性使合成结果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并通过地震动累积穿零量验证改进后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的合理性;同时根据累积穿零量可描述地震动频域非平稳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累积穿零量合成多点非平稳地震动的简易程序。该流程通过累积穿零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反映合成结果的频域非平稳性并以相位差谱所对应的相位谱代替传统方法中在[0,2π]均匀分布的随机相位角以体现合成结果的强度非平稳性。根据方法的需要,基于工程强震动数据中心(CESMD)中丰富的地震动记录对地震动相位差谱及累积穿零量特性进行研究,得出相位差谱的均值、标准差随震级、震中距的变化趋势,以及累积穿零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结果拟合出对应的相位差谱及累积穿零量经验模型以便应用。最后通过将所合成结果进行结构输入,根据结构响应分析结构输入时考虑各输入点空间变异性的必要性。(2)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点非平稳地震动合成方法进行改进。该方法将小波包理论与传统功率谱矩阵的谱分解技术相结合,同时利用小波包系数与功率谱的关系推导出不同频段下瞬时功率谱密度函数的表达式,进而将该表达结果与功率谱矩阵的谱分解结果相结合求出各点对应的小波包系数,最后通过各点所求小波包系数进行小波包的逆变换求出对应各点的加速度时程。并将合成结果与传统方法所求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将基于小波包方法及传统方法合成结果进行结构多点输入,对比结构响应分析结构输入时考虑频域非平稳的必要性。(3)进行沿地表深度分布的多点非平稳地震动合成。根据运算过程的需要,首先基于沿地表深度分布的台阵记录进行地震动空间变异性研究,分别对表征地震动空间变异性中相位变化及幅值变化的相干函数及傅里叶谱比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地震动分量、场地条件及地震动方位性对结果的影响,同时基于统计结果拟合出对应条件下的相干函数经验模拟及傅里叶谱比模型。然后运用所拟合模型合成沿土层深度分布的多点非平稳地震动。(4)引入回归模型对合成局部区域内不同目标位置地震动时程的方法进行简化。该法在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互回归模型,实现局部区域内不同观测点之间的精确描述。同时假设该区域内空间变异性为线性变化,利用该区域内现有台站记录通过线性插值过程合成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该方法是基于有条件模拟合成空间地震动原理的一种简化方法,该算法既在运算过程中避免了大量三角函数的叠加运算及矩阵分解,同时可忽略考虑相干函数模型的应用,仅通过不同点间的回归模型变化即可满足地震动的非平稳特性及空间变异性。同时增大自回归模型的维度可进行地震动相干函数的计算,该方法可避免传统周期图法过程中平滑过程对结果的影响,又可兼顾局部区域内不同位置间地震动的联系。
其他文献
“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指明了方向,而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发挥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现有燃煤发电机组系统庞大、灵活性不足,不能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求。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效率高、系统紧凑、热响应快,是燃煤发电系统变革性技术。目前,文献中关于燃煤sCO2发电系统已进行一些研究,多数聚焦于循环及系统层面,亟待深入开展部件层面的研究。本文围绕燃煤sCO2发电系统锅炉
超细高强贝氏体钢兼具高强度和良好韧性,是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钢铁材料超高强度的发展趋势对贝氏体钢组织细化和性能优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为了获得超细甚至是纳米级贝氏体板条尺寸和优异机械性能,添加合金元素、多步热处理工艺、变形和表面涂覆等各种处理手段,对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采用低合金化的成分设计和有效的工艺路线,制备出兼具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的钢铁材料,是一项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液流电池)是一种易于大规模部署的储能技术,适合解决风力和光伏间歇性发电的问题。在液流电池中,氧化还原活性材料(简称活性材料)蒽醌凭借其潜在成本低、“绿色”、双电子参与反应和性能可调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水系蒽醌液流电池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体系,然而制约它们应用的瓶颈主要是:1、蒽醌液流电池的性能较差,不足以和全钒液流电池竞争;2、大部分蒽醌液流电池使用昂贵的Nafion
核酶是可以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RNA分子,在生命体中参与了RNA剪接、t RNA成熟、以及肽键的合成等重要的生物过程。核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被发现。核酶的发现证明了RNA不仅可以像DNA一样作为遗传物质,还可以像蛋白酶一样作为生物催化剂,从而支持了“RNA世界”假说。迄今为止,已有多种核酶被鉴定或设计出来。其中一类长度小于200 nt的小型自切核酶(small self-cleaving r
加快汽车电气化转型是各国政府实现道路交通领域“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电动汽车的昂贵部件之一,汽车动力蓄电池(Automotive Traction Batteries,ATB)的服务寿命是有限的。大量报废的ATB含有巨大的矿产资源,若回收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污染之源。循环利用报废的ATB,如先梯级利用电池以延长使用寿命,后提取稀有金属材料用于新电池的生产,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碳减排的途径
随着国家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机电产品淘汰的高峰期,对这些废旧机电产品实施再制造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由于技术理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现阶段废旧机电产品在进行再制造处理时,缺少设计阶段产品层面的统筹规划,在零部件局部最优与产品整体最优、个体零部件尺寸恢复与产品装配精度之间存在矛盾,导致了额外的成本与质量波动。装配尺寸链作为再制造产品的最终表现形式,既能直观评价各构成零部件间的性能均衡程度
近年来,强声波助燃除尘技术在电站锅炉中得到了一定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这表明,强声波在强化煤粉燃烧和换热器热交换过程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然而,该技术在燃煤电站锅炉中并未得到全面推广。究其根本原因,该技术缺乏对强声场与传热、燃烧和清灰过程之间基本物理关系和作用机理的清晰认识,如强声波作用下燃煤颗粒的运动特性、强声波对煤颗粒及换热管传热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强声波与燃煤颗粒和换热器管相互作用形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物的大幅减排,我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但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仍远超国家二级标准(35μg/m3)。硫酸盐(SO42-)和硝酸盐(NO3-)是PM2.5的重要组成成分,在PM2.5中占比显著提高。SO42-和NO3-前体物排放(SO2和NOx)的大幅削减与其在PM2.5组分占比的显著提高的背离现象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相关成因以及SO42-和NO3-生成途径的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引领电力行业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组件表面的灰尘污染已成为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重要因素,污染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组件表面并缩短其使用寿命。如何减少灰尘沉积造成的光伏发电量损失和运维费用,保持光伏组件处于高效工作状态仍是目前关注的重点。因此,探究灰尘微粒沉积机理以掌握组件积尘特性,并探寻提
中国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约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一半,电力系统的脱碳对于中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我国的能源国情和电力系统结构决定了火电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渗透是未来低碳能源系统的关键。作为新兴的技术组合,含碳捕集(Carbon capture system,CCS)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的多能系统可以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形成碳元素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