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黄附子汤的配伍化学研究是裴妙荣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酸碱对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化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通过系统研究大黄附子汤中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的配伍变化情况,探求酸碱对药间的相互影响及在方剂中的变化规律,并推断大黄酸与乌头碱形成复盐的结构。方法:本课题设计了大黄、附子单味→对药→全方的水煎煮、水煎离心、乙醇回流、乙醇超声等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各提取液中的酸碱性成分的提取量变化情况。模拟水煎使标准品大黄酸与乌头碱形成复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其结合能,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其基态电荷分布,推断酸碱性成分形成复盐的结构。结果:酸碱性成分变化情况:乌头生物碱类成分,水煎煮只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乙醇提取既可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又可检测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提取总量,随着单药、对药、群药的配伍变化,水煎煮、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变化不明显;水提取单药与对药之间的降低率及对药与群药之间的降低率均较高(>25%)。蒽醌类成分提取总量,随着单药、对药、群药的配伍变化,水煎煮、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逐渐升高;水提取单药与对药之间的降低率及对药与群药之间的降低率均较高(>12%)。乙醇超声由于提取不完全,不考察其变化情况。大黄酸与乌头碱形成的复盐的结构:乌头碱中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具较高负电荷,可提供电子;大黄酸中苯醌上C原子有较高正电荷,可接受电子;在模拟水煎煮条件下,两者可形成荷移配合物,乌头碱中N原子失去电子使结合能增大,大黄酸中苯醌的C原子获得电子使结合能减小。结论:酸碱对药大黄与附子中所含酸碱性成分在水溶液中可形成不溶性复盐,降低了对药与群药提取液中毒性乌头生物碱的提取量及蒽醌类成分的提取量,起到制约附子毒性并缓和大黄峻泻的作用,细辛的加入对复盐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该实验结果从化学的角度佐证了大黄附子汤配伍的合理性。乙醇介电常数小,酸碱性成分在其中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用乙醇提取配伍变化趋势不同于水提取。附子中所含双酯型乌头生物碱成分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在乙醇溶液中不易水解;大黄中所含蒽醌类成分,水提取总量约乙醇提取总量的2倍,这些实验结果为大黄附子汤及含大黄、附子的方子开发研制新药进行工艺设计提供了借鉴。大黄酸与乌头碱形成的复盐是大黄酸苯醌基团上的C原子与乌头碱的去乙酰基产物(乌头次碱)的N原子结合形成的荷移配合物。该结构的推断为复盐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更为方剂化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