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世界银行(World Bank,2007b)第一次正式指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的概念。“中等收入陷阱”的具体含义是:当一个经济体的人均GDP突破低收入陷阱后,从低收入阶层迈向10000美元的高收入阶层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在因素,无法顺利构建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多发。而原有的发展模式不能有效应对和处理,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在4000-5000美元附近徘徊不前,始终无法成为高收入国家。我国在历经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在2013年人均GDP已经突破65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也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然而,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也面临来自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冲突等多方面的阻力。在未来20年随着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大幅回落。所以,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早入成为高收入国家,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收入分配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视角下,中国当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路径是什么?中国如何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中等收入陷阱”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给出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贡献与不足。第二章介绍“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概念,认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可以放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大框架中进行研究。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收入分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有四种:(1)信贷市场不完美模型;(2)政治经济增长模型;(3)社会动荡模型;(4)消费需求模型。拉美等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实际经验也与这些影响机制相对应。第三章梳理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存在于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严峻的收入分配现状,使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以往的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受到严重挑战:(1)资源红利消失;(2)人口红利消失;(3)后发优势消失;(4)全球化红利消失;然而,我国居民当前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率的提升空间巨大,潜在的消费规模巨大。从收入分配视角分析,内需红利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点,需求模型更适合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即收入分配通过需求影响我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本文得出的重要结论。第四章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从计量上验证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城镇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镇消费需求,进而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增长,与第三章的理论结论吻合。第五章给出相关的政策含义,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参考,促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尽早成为高收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