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本身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决定了人们在对汉语称谓词进行翻译时会遇到问题。《红楼梦》,被誉为汉语亲属称谓词的通史,在这部中国古典小说里,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汉语称谓词。因此,翻译《红楼梦》中众多包含中国文化亲属称谓词则更困难重重。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中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作为一种建立在源语文本基础上的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行为活动,其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出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这一理论将一直被用来衡量译文质量标准的“对等”被另一个评估标准“充分”所取代,从而为翻译研究和翻译评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以目的论原理为理论框架,运用词频统计法,分析《红楼梦》这一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的译本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中双亲和兄弟姊妹亲属称谓词语的翻译,比较两译文对这些称谓词语的不同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说明译者的翻译目的是如何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所选择的策略又如何影响了译文效果。具体来说,杨译本力求能保持汉语亲属称谓词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而霍译本倾向使之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为了实现各自的翻译目的,杨译本主要采用异化策略而霍译本更多采用归化策略,从而使两个译本呈现不同的翻译和效果。本文作者认为这两个英文译本实现了译者预期的目的,完成了跨文化交际的任务。但是,两个译本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过度的归化和异化,这些都会影响原作风格的传达,导致文化信息的流失。
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红楼梦》译本的比较,分析两个译本中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探讨了翻译目的论在汉语亲属称谓词翻译中的应用,并对两个译本中亲属称谓词的翻译进行合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