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翻译界重视作家、作者及文本,而译者及读者却是被动的接受者。以作者为中心和文本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在文本翻译及批评界等各个领域中占据主要位置,然而,注意力开始一步一步地转移到读者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理论(或接受美学)应运而生,其主要倡导者是以姚斯(H.R.Jauss)和沃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基于阐释学和现象学,接受理论学派完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由文本到读者的转变,完善了对“作者—作品—读者”体系的研究。与传统的文本翻译理论相比,接受理论更加关注读者对翻译文本的反应与接受,在“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体系中读者不再扮演被动的角色,而是更多地发挥主动性作用。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语言的精华,是人们长期使用的形式简单而又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习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数字习语作为习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通常简练、生动、形象。只有从结构、语法、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及修饰特点等方面对比分析英汉数字习语,才能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种文化中的数字习语。对英汉数字习语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字习语的基本用法,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英汉两种语言,有助于把接受理论更好地运用到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中。本文运用接受理论翻译数字习语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以读者的角色和地位为中心;以读者的期待视野为中心;以文化差异及文化接受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指出在英汉数字习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对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提出建设性的方法。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范围、重要性及其结构;第二章首先对数字习语的研究进行回顾评论,指出前人研究的可借鉴及不足之处,其次对英汉数字习语包括定义、范围等进行分析,同时从范围、形式及功能三个角度进行对比,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字习语;第三章介绍接受美学的发展历史、主要观点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运用接受理论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首先阐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继而提出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最后结合接受理论对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提出建设性的方法;第五章为结束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数字习语各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运用接受理论从以读者为中心的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并提出建设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