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h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娜·阿伦特是美国犹太裔学者,活跃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学术界,以政治学理论研究见长,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论革命》、《共和的危机》、《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以及晚年著作《精神生活》二卷本等。阿伦特思想丰富议题广泛,人们较多地关注于她的政治学说、政治伦理学、政治判断、公共领域、政治与哲学、政治行动等理论,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纵观阿伦特前后一生的思想运思,她一直致力于思考如何提升人类生存的尊严与价值,她从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古老议题:即人应当如何过上一种美好的生活出发,抱持着古典政治学的美好情怀,思虑二十世纪的现代人如何才能过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美好生活。她从古典政治学对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区分中看到公共生活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遭遇危机的时刻探讨“公共性”对恢复人类生存尊严的重要性。
   “公共性"(英语中通常称作publicity)在中西方语境中的理解稍有不同,当代学界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它都有所解释,阿伦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探讨公共性对人类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为我们理解和建构现代公共生活提供了一种思想路径。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政治性,她以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的古典经验为原型,对照现代政治生活的虚假性、“非政治化”甚至“反政治化”的倾向,说明当代社会公共性日益衰弱的重要原因在于古典政治的本真意义失落,人们正日益朝着古典政治学的反向前行,离人类生活的团结、交流、共同行动等公共生活目标渐行渐远。阿伦特依托海德格尔的思想对古代希腊城邦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借用古代城邦制的古典政治经验,来恢复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对人类生存的尊严和价值。
   阿伦特将二十世纪上半叶称为“黑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方面西方文明的潜流涌上来出现了极权主义的统治形式,二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权威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断裂,造成现代人在精神上的无根与漂泊感。阿伦特青年时代作为一名德国犹太人,亲身经历了纳粹统治的政治迫害和人身迫害,这一切社会现实促使她思索现代社会的症结究竟是什么?尽管阿伦特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勉强的现代性批判”,但她把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最后归结为政治的现代性问题,从政治学角度对现代社会展开批判,认为现代社会中出现类似极权主义这样的政治统治形式以及其它虚假政治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公共性的衰微。当人们失去通过言语沟通和共同行动开创未来的政治传统,则暴力与意识形态控制成为当代政治统治的主导形式,由此造成孤独的“原子式”的个体存在。可见,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构成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阿伦特批判现实和重申古代城邦政治经验的重要性,其主要目的是重建现代社会的公共性,行动和判断构成重建现代社会公共性的二个重要维度。行动学说是阿伦特前期思想关注的重点,行动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它具有开端启新的重要作用,因此它能为人类生存的世界提供新的开端,创造新的政治局面,这是现代社会重建公共性的希望所在!阿伦特前期思想的一个主题就在于提示政治行动的重要性,它为现代社会重新理解政治提供了可能性和机会。但行动具有脆弱性和不可逆性等缺陷,在行动的背后还应该存在理性的思维能力。阿伦特晚年转向对纯哲学问题的探讨,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三种形式:思维、意志、判断进行研究,试图明确行动与思维、政治与哲学、实践生活与理论生活之间的关联。她借用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判断”概念,对它作了政治学上的重新解读,认为判断同样构成人类公共生活的重要维度。
   在阿伦特看来,公共性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公共领域(有的译作公共空间),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与哈贝马斯的观点不同,哈贝马斯运用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区别不同历史时期公共领域的结构类型,阿伦特则采用类似韦伯“理想类型”的分析方法,将整个人类生活分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社会领域,从不同领域的区分和比较中阐述公共领域的特点和意义。“公共领域”在阿伦特的思想中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的概念,更多地是一种观念或精神性的领域,代表的是人类公共生活的一种理想模式。从这个角度讲,她的公共领域理论与她所要建立的“世界”概念有相当的重合。论文中把阿伦特的世界概念视为她建立公共性理论的基本视野,正是在面向未来“世界”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重新获得并展现出多元并存、沟通交流和交往行动的基本能力和人类生存特点。
   阿伦特的公共性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她政治哲学的独特性与开创性,给予了后来学者极大的启示和引起人们的深思,哈贝马斯坦承其公共领域思想直接源自于阿伦特的启发。与此同时,阿伦特的思想也遭遇到不少学者的批评。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立场来看,阿伦特公共性思想存在着不少的缺陷与问题,比如她对政治概念的纯粹理解,将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活动都排除在政治范围之外,使她的政治概念显得缺乏现实根基而流于空泛。阿伦特本人对马克思思想作过专题研究,并对马克思哲学提出了基于其思想立场的观点和认识,这种认识为我们在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利于加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文化传统之间的理解。但阿伦特个人主义色彩的解读也存在着误读的倾向,她把马克思思想主要理解为政治学理论,忽略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意义。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对国家、意识形态等政治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对公共与私人二元分立的超越是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前提,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具有比阿伦特公共性思想更高的超越性和现实感,是我们理解和评价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的有力凭证和参照系。
其他文献
综观《管子》,其基本出发点在于讨论治道,而君主在《管子》的治道中居于核心的位置。本文立足于《管子》文本,分析与总结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构建《管子》之君道。君主之治理国家,首先在于其自身的修养,治身之要在于修心,通过对“心”与“九窍”的职能划分与对君臣关系的类比,提出实现君道中君臣分职的原则;君主还应当修心体道达到虚而应物的状态,结合“形名”之术以统治国家。由君主之修心治身而实现对国家的统治就是“
学位
哈贝马斯对合法性概念的规定是从交往理性和商谈哲学的理论基础出发的。这种规定超越了历史上的各种形式主义、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的规定。其商谈论合法性理论主要体现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一书中。商谈论的合法性包括法的合法性和政治的合法性。法的合法性的内涵是在以下几层区别中彰显出来的:(1)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区别;(2)经验有效性、规范有效性、合法律性与合
学位
在当代社会发展境遇中,现代历史进步观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激烈的批判和解构,马克思的历史进步思想自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历史进步思想,与后现代主义进行“对话”并回应其挑战,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澄清历史进步的一些基本问题,开启历史进步问题研究的当代路径,彰显马克思历史进步思想的当代价值。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历史进步问题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揭示了
在孟子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准则具有重要地位。如果仅仅研究孟子的性善、美德等问题而舍弃对其关于道德准则的界定、确定性和权变原理的深入研究,就难以准确把握孟子关于道德主体的行为选择和道德教育的学说。  孟子赋予正当性、道德自律和无条件的义务极高地位,在其基本的价值观理论中有明晰的表述,特别是行为主体个人的道德义务具有至上的地位,因而在个人生命价值与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应当选择道德义务,也就是主张舍生取义
学位
本文是对罗伯特·凯恩的自然主义的意志自由论的反驳。本文通过一组四个并列的案例试图证明,凯恩的模型并没有成功为人类自由意志在现代科学背景下寻找落脚点。这组案例的结果说明凯恩的自由意志观念与相容论的自由意志观念之间的界限划分是武断的。其原因是,凯恩的理论仅仅是将相容论的自由意志观念和对非决定论的条件进行了简单叠接的结果,并不是人类行为控制与可选择的可能性的真正结合。
学位
陆西星是第一位全面系统阐述内丹双修思想的修道家,其修道思想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意义,对后世修道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学界对其思想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为此,本文试图对陆西星的修道思想做一全面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陆西星修道思想研究综述,首先谈到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对陆西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已出版的有关陆西星研究的著作和刊物已发表的有关陆西星研究的论文,并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了表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考试焦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研究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在校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都存在考试焦虑的问题,因此,对考试焦虑进行深入而充分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在对国内外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对北京市某中学208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出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分类类型及考试焦虑与学生人格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一、学生考试焦虑的
学位
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长期以来,被人们赋予了各种诠释,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终极理想,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运动。第一种解释把共产主义当成了乌托邦,持第二种看法的人由于急切实现“共产主义”,不立足于现实而犯了冒进的错误。这两种对共产主义的诠释都是片面的,都没有理解共产主义的真正内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决不能仅仅从狭隘的政治革命视角去理解,更不能变形为一种在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
学位
魏晋美学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作为魏晋美学的创造者与承载者,魏晋士人体现出了鲜明的形象特征,他们有一个令后世文人悉心向往的身份——名士。魏晋名士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集政治、经济、文化特权于一身。社会背景的混乱,儒家思想的式微,魏晋玄学的兴起,道佛两教的影响,凡此种种,塑造了魏晋名士独特的形象特征,并体现于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命意识以及思想观念之上。  本论文展开对魏晋士人形象的研究,从整体上
学位
承载着道教思想、演化大“道”意象的道教图像是一个巨大的图像艺术宝库,尤其是道教所创建的庞大而神秘的符咒和神真图像系统,是世界宗教文化和图像艺术中的奇葩。符咒图像以“云篆天书”结合图形符号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道教最鲜明、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神真图像隐喻深远的神仙信仰反映了先民超越生存局限的生命律动,推动了道教文化的发展。  在这两种极富个性的生命图像的感召下,道教运用独特的想象力进而演绎出了符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