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伴随心理的剧烈变化而面临同一性危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追求和证明自身价值,寻求各种有效的渠道为获得心理统合。本研究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出发,在运用了国内外关于自我同一性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提出了社团活动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以及内在动机与同一性关系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使用加藤厚(Azushi Kato)编制,张日昇修订(1989)后的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和自编的个人发展自评量表、动机量表,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从70 个社团及32 个院系中抽取了300 名本科生,对他们进行了测察,得到以下结果: (1)就总体而言,社团学生与非社团学生一样,同一性地位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的人数占一半以上,而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地位和同一性扩散地位的比例均不到5%。并且,参加社团活动与否与大学生同一性地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同一性水平略高于非社团学生。(2)社团学生与非社团学生对在校期间个人发展的自我评价呈显著差异。社团学生在知识技能水平、交际合作能力和价值责任意识方面的自我评价平均得分高于非社团学生。并且,社团学生对将来投入的期望高于非社团学生。(3)社团内部,核心会员与普通会员在同一性地位上呈显著差异。不同成员之间同一性水平呈显著差异。总体来说,会长的同一性水平最高、部长和干部其次,普通会员的同一性水平相对低。(4)处于不同同一性地位的学生在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松驰动机、归属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社团学生与非社团学生在成就动机、归属动机上自评得分呈显著差异。且社团学生的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归属动机水平均高于非社团学生。本文还证明了社团活动作为一个有效渠道,促进了大学生同一性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