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两京地区女性墓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两京地区出土的大量墓葬,形成了由上到下的排序,过去学者们的研究已将唐代墓葬等级做出整体性的阐述,本论文将女性墓独立观察,其目的不在于凸显女性的特殊性,而是希望透过比较厘清性别因素对于丧葬行为的影响。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续论”包括研究回顾及研究方法,唐代女性的考古学研究仍须借重历史学中大量积累的女性史研究,因此研究回顾除了介绍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外,也梳理了唐代女性史的研究脉络。   第二章“唐代女性墓的墓葬形制与等级”将目前发掘的女性墓依内、外命妇的等级排序,以讨论女性本品与封爵对墓葬等级造成的差异,并将之纳入整体唐墓的等级中考量。   第三章“合葬墓中的女性”主要从考古材料及墓志铭讨论唐代的元配与继室,在男尊女卑、身份等级之外讨论唐墓中从公主到庶民的夫妻合葬模式,而唐墓中的继室材料和墓志铭反映了长安和洛阳对于继室看法的差异,在继室与夫及元配同穴葬或分穴葬的选择上凸显了唐代法律与传统礼制的冲突。   第四章“墓葬中的性别元素”分为两节,分别讨论了唐墓壁画中的列戟图以及墓葬中带有性别元素的随葬品。唐代文献明确规定了男性官阶对应列戟的数量,生死无异,女性虽然也能列戟,但从目前发掘的壁画材料中却有类似晋侯夫人墓列鼎簋降品的现象。此外,从墓主性别确定的唐墓中的确能归纳出一些具有强烈性别元素的随葬品,有助于判断大部分无法确定性别的墓葬,但仍须注意考古材料本身的局限性。   第五章“结论”综合第二章到第四章的研究成果并论述唐代女性在纵向等级制度与横向人际网络的总体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约3万5千字,分四部分对齐法家的思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齐法家的界定、特征和流变。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它与秦晋法家的关系。第三部分讨论了它与稷下其他
本文所研究的“沂蒙妇女”,特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沂蒙地区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区域内的女性群体。 之所以将沂蒙妇女作为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
“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这无疑是粮食流通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宣言,意味着中国粮食制度的彻底改革——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
绘画,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脉络上从原始的图腾到装饰美化的运用,到宗教和人文的情感表达,到现实形象和事件的再现,再到抽象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尽管有着多
刘鸿生是民国时期江浙企业家中由买办商人转变为民族企业家的典型代表。在抗战之前、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以后三个阶段,刘鸿生与国民政府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抗战前十年
苏洵身处北宋仁宗时期,国家积贫积弱之格局业已形成。天下士人皆著书立说,以表其忧国忧民之心,苏洵也是这诸多士人之一。针对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情况,苏洵从哲学层面思考社会
本文分析了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水稻株形变化规律,指出了株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理性状的变化。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系统控制,在保证必要穗数的前提下争取大穗,并相
目前学界对于明清榆林地方史的研究往往侧重于该地区区域开发、环境变迁的研究。另外,作为“九边”重镇之一的榆林镇,其城墙城堡、军队管理、供饷体制的研究也颇受重视。笔者以
古籍校注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是从古籍整理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校勘学、版本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北齐书》进行较为系统的考校研究。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