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居”乐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有的文化传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所在。为了保障大城市中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居者有其屋”,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来帮助无力购买或租用住房的人群。但保障性住房人群由于收入水平和工作地点双重因素的影响,对住区停车设施的需求低于商品性住房的居住人群,进而使得部分停车设施闲置,未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和盘活。如何解决与提升现状配置和需求之间的差异,利用现状配置资源中可利用的停车资源,对闲置停车设施进行有效盘活,形成与周边住区资源缺失的互补性,并为保障性住区居民创收,补贴居民日常生活起居所需的物业管理费用,进一步提高住区的保障职能,并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是促进和形成保障性住房住区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对住区机动车发展趋势预估计不足,致使住区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存在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其中停车设施配建指标的形成基于对住区停车需求预测,而停车需求与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汽车保有量、经济水平、居民出行方式、路网条件与交通状况、停车管理政策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保障性住房居民小汽车拥有量不高,且由于保障性住房申请人收入水平的限制和就业区位公共交通的高度便捷性,致使入住初期大量停车设施闲置。而住宅建设初期依据配建标准未加以需求调查研究就全额配建,造成停车设施供大于需。因此,合理准确的预测保障性住房居民停车需求,并配建适当规模的机动车停车设施,是保障停车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论文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趋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西安市长安区保障性住房机动车停车设施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分析研究长安区现状保障性住房住区的人员的收入水平和就业区位,总结归纳保障性住房停车设施配建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给出配置方法和再利用策略。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指出文章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研究长安区内保障性住房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置情况,采取理论、政策研究与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策略以及配建指标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