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化龙身处清末民初鼎革巨变的历史时期,是一位颇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联,影响巨大。研究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史的互动关系,既可以全面了解、把握其人生轨迹及在中国近代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地位,也可以通过其言行和思想嬗变,管窥资产阶级自由派在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特定心理及行为特征,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民初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态及社会变迁。基于此,本文以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为切入点,对其生平活动及影响给予较为全面、客观的论述,并通过对汤化龙的个案剖析,透视这一派别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扮演及历史运命。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汤化龙政治思想成因、内涵及嬗变过程。意在指明其思想虽由传统的“名臣政治”,转变为未脱“贤人政治”范畴的君主立宪与共和立宪思想,又渐次成为“平民的先觉”,但“以秩序的求进步”、“以统一的固国基”,始终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且成为与革命派、当权派关系演变的内在思想动因。第二、第三章为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清末时期的汤化龙在立宪运动、辛亥风云中面临的重重历史困境及对历史发展的双重作用。本章意在阐明汤化龙背离清政府转而与革命派合流的心路历程,符合其思想发展的逻辑,并非革命投机行为。第四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民国初年的汤化龙作为政党中坚在政党政治中的地位、政见、作用及与北洋系的复杂关系。本文既不同意汤化龙是北洋当权派御用官僚说,也不认同根本对立说,认为双方应是基于一定利益基础上的有限度的结合。第五章为第四部分,主要概述汤化龙在清末民初政治中的人物关联。指出与汤化龙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不是梁启超,而是刘崇佑。正是集团成员的合力才成就了汤氏的政治业绩,也恰恰是集团内部的矛盾、分裂及个别重要成员与之政见逐渐相左,逸出集团作为反动力存在,成为汤氏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地主阶级当权派、在野派、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和自由派几个政治派别。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汤化龙终其一生以“王者师”自居,极力引导、调和当权派及革命民主派,试图令其在宪政轨道内,推行分权主义的议会政治,以渐进的、和平的方式达到宪政救国的目的。但是具有理性主义的西方宪政观被作为一种救亡、发展的工具移植到中国后,当时的政治环境尚不具备令其生存的社会土壤,加之缺乏以民众为基础的强大社会力量的支撑,汤化龙纵然以天下为己任,怀抱满腔爱国热情,依然难逃失败的悲剧结局。这种悲剧,既是汤化龙个人的不幸,也是整个资产阶级自由派多舛命运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