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u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加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放电加工技术以其能加工复杂型腔、不产生宏观作用力以及能忽略目标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韧性等特点在高性能材料的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面对现代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需求,较低的加工效率成为了传统电加工技术发展的瓶颈。电弧加工,作为一种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放电加工技术,就是为了攻克传统电加工低加工效率的技术难题而被提出的。电弧加工是一种集高能源利用率和低损耗快加工于一身的绿色加工技术。与传统电火花放电相比,电弧加工采用电弧作为放电能量源,在加工过程中,脉冲宽度较长,放电电流较大,因此会在工件表面形成较大的凹坑和凹坑凸缘并会产生更大、更多的蚀除颗粒分布到极间放电间隙。然而,由电弧的伏安特性可知,电弧加工的开路电压较低,所以其击穿间隙较小。以上特性导致电弧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会在较小的放电间隙中产生较多的大颗粒蚀除产物,容易造成间隙放电状态恶化,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过程的稳定性。鉴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电弧加工的放电电极两端叠加高压脉冲,影响电弧放电的击穿和断弧作用,有效的增大了电弧加工的放电间隙,改善了极间放电状态,最终增强了电弧加工的稳定性,提高了电弧加工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降低了电弧加工的相对电极损耗,是一种极具优势的新型放电加工技术。本研究基于电弧等离子体特性,开展了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技术的机理研究:通过分析电弧等离子体的伏安特性,得出了电弧等离子体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通过分析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直径、最大长度和电弧等离子体功率,确定了电弧等离子体放电能量与弧柱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电弧等离子体的弧柱压缩效应和弧压最小原理,阐述了电弧等离子体的扰动;通过分析电弧等离子体中粒子的相互作用,阐述了电弧等离子体的极性效应;运用等离子体物理的电弧理论,分析了电弧等离子体的形成、扩展以及维持稳态的过程。基于电源的单次放电模式,对不同环境下的电弧单次放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展了以峰值电流、放电时间以及环境压强为试验因素的针——面式单脉冲放电试验:发现在低气压环境下,电弧仍然可蚀除工件材料,这是与传统电火花加工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随着环境压强的减小,电弧放电通道会进一步扩大。当电弧达到稳态时,环境压力越小,放电通道半径越大,并且,不论是阳极表面还是阴极表面,放电通道的扩展情况几乎相同,基于此结果完善了电弧等离子扩展模型。此外,通过分析单脉冲放电产生的凹坑发现,在较小的环境压力下,电弧放电会在工件表面形成具有较小熔融区直径、凹坑直径、凹坑深度、熔融体积、去除体积和去除体积比和较大变色区的凹坑。与此同时,较高的放电电流和较长的放电持续时间会在工件表面形成具有较大变色区、熔融区、凹坑直径、凹坑深度、白层厚度、熔融体积和去除体积的凹坑,这说明大峰值电流和长放电时间有助于电弧加工获得较大的材料去除率。在大功率直流电源的基础上通过复合高压高频脉冲电源开发了适用于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的高压激励电弧复合电源,并对电弧加工的供电电路、冲液循环系统以及电弧铣削主轴进行了改进,完成了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试验样机的搭建。基于热电子理论,分析了电弧加工中工具电极的材料特性对电弧放电的影响,发现电弧加工过程中电极材料的材料属性对电流密度有重要影响:电极材料在加工时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熔点,电极材料的熔点越高,电极在加工时能承受的温度越高,电极上热电子发射所容许的电流密度也就越大。并利用试验样机研究了不同工具电极材料对电弧铣削加工结果影响,验证了热电子理论,选出了最优电极材料。基于单脉冲试验结果以及电弧等离子特性,分析了叠加高压脉冲在电弧铣削加工中的作用机理:一方面叠加高压可以促进电弧的放电击穿,增加相同放电间隙时的放电频率,最终增加平均放电时间,提高材料去除效率;另一方面,叠加高压可以增大平均放电间隙,增强冲液效果,促进弧根在电极表面移动,分散放电能量,改善极间放电状态,减小电极的相对损耗;同时,增大的平均放电间隙,可以拉长电弧等离子体,增强电弧等离子体功率,强化电弧等离子体的极性效应,有助于提高电弧加工的材料去除效率并降低电极的相对损耗。利用试验样机开展了高压脉冲的电参数试验,验证了高压脉冲的作用理论,得到了高压脉冲电参数与加工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流体动力学,建立了电弧铣削加工的极间流场理论,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建立了极间流场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电弧铣削加工的间隙流场进行了改善。通过对不同流场的仿真分析和试验对比,验证了流场改善的合理性,并得出了适合于电弧铣削加工的最佳电极结构,为进一步研究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技术提供了基础。基于搭建的试验样机,设计并进行了以峰值电流、电极转速、冲液压力和高压脉冲幅值等为试验参数的单因素试验,并对流场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大,工件的材料去除率、电极损耗率以及工件表面粗糙度会随之增大,而电极的相对损耗率会降低。随着电极转速或冲液压力的增大,电弧的断弧作用会逐渐增强,促进电弧分散放电能量,防止放电集中和放电过程的不稳定,有助于提高材料去除率;当达到最佳值以后,继续增大电极转速或冲液压力,断弧作用会过度增强,导致断弧过于频繁,缩短了实际放电时间,增大电极损耗的同时不利于增大材料去除率。叠加适当幅值的高压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去除率和加工质量并降低电极的相对损耗率;过高或过低的高压脉冲都不利于提升加工效果;采用新型结构的工具电极,能产生良好的冲液环境,及时排除金属颗粒使电弧加工更加稳定,最终使高压激励电弧铣削加工技术的加工结果得以改善;此外,新型结构的工具电极有助于增强机械断弧作用,将直流电弧放电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成脉冲式放电,有效的改善了放电的消电离过程,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临床少见,是指自发形成的并且只累及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夹层,多以急性腹痛就诊,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将有可能导致肠管大面积缺血坏死,严重者甚至死亡,但其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甚至误诊。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准确
金属的熔体状态是绝大多数金属材料/金属制品制备的必经状态。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通常与其熔体的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熔体结构对于设计和制备新型结构和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一种描述热力学稳定态的金属熔体团族结构模型-Wulff团簇模型,该模型首次应用于描述金属熔体的结构特征,并实现了对形核之前团簇结构及尺寸的变化的研宄,为在原子层次上揭示形核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的内
等离子弧焊接具有弧柱挺度大、能量密度集中、熔池内形成穿孔等特点,在中厚板连接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常规的等离子弧焊接仍存在穿孔能力不够、小孔稳定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将超声振动通过等离子弧焊枪的钨极施加到等离子弧和熔池中,研发了超声辅助穿孔等离子弧焊接新工艺(Ultrasound assisted Keyholing Plasma Arc Welding,U-PAW)。前期工艺实验已经证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微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成形用薄板材料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微成形用坯料应具备良好的塑性及有利于提高微型件力学性能、质量和精度的微观结构,而现有薄板因轧制加工存在严重的加工硬化及各向异性,晶粒间协调变形能力差,影响微型件的力学性能及成形质量。因此,金属薄板的性能改善和微观组织调控成为微成形工艺发展的关键基础问题之一。大塑性变形工艺和脉冲电流处理工艺分别在材料细化晶粒和提高综合力学性
低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磁学、热学和力学性能,在未来的电子器件、柔性材料、新型功能器件和纳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力学性能是评价低维材料使用寿命的一项关键指标,良好的塑性、强度和电子性能才能保证低维材料在柔性器件中的实际应用,因此,研究低维材料力电性能有着重要意义。众多研究工作集中到低维材料的实验制备,通过合理控制实验参数,制备出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的低维材料。然而,实验工作难以从分子或原
随着高性能机床和超硬刀具材料的不断发展,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硬态切削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金属加工领域,比如铸铁和淬硬钢的硬态铣削和车削。由于硬态切削过程中不使用切削液或仅使用微量可降解切削油,刀具—切屑(简称刀—屑)和刀具—工件(简称刀—工)接触区的强机械—热载荷耦合作用往往会引起切屑和切削亚表层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生演变,诸如相变、动态再结晶、晶体取向等多种金相状态的改变,从而引起切屑和切
随机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所研究的随机控制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随时通过观察到的信息,来选择合适的控制,使得随机动力系统中的某个指标的泛函达到一个最优的情形。例如,在股票市场中,通过随时更新自己的投资组合使得在某个时刻的财富值达到最大,这就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控制问题。解决随机控制问题有两个著名的经典方法,分别是随机最大值原理(SMP)和动态规划原理(DPP)。前者得到了最
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一直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同时,天然产物中的色素类化合物因易于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作为生物染料替代化学染料使用。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多种临床耐药菌的产生。由于新抗菌药物的严重缺乏,使得人类对新药的需求迫在眉睫,而依赖于传统手段的天然产物发掘遇到瓶颈,发现新化合物的几率越来越小。链霉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可以产生多种具有应用
生物冶金工艺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回收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低品位、难处理矿石的开采。由于生物冶金过程是一个重金属离子不断溶出和积累的过程,尤其在生物冶金的中后期,浸矿体系中高浓度的有毒重金属离子成为制约生物冶金效率的重要因素。铜矿作为采用生物冶金技术开采最多的矿产资源,其浸出效率难免受到浸出体系中高浓度铜离子的影响,因此,构建稳定遗传的高抗铜基因工程菌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
平均场随机微分方程,也称为Mckean-Vlasov方程,在统计力学、物理学、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2007年,J.M.Lasry,P.L.Lions[62]首次给出了此类方程在经济、金融以及随机微分对策中的应用。Buckdahn,Djehiche,Li,Peng[16]完全借助于随机方法研究了一类特殊的平均场问题,推导得出一种新型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称为平均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