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及科学推进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对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了衡量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科学把握新型工业化进程,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由三个准则、六个主题及22个指标组成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测算,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尚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实现新型工业化,尚任重道远。以层层递进的分析为依据,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的基本思路: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通过以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导向机制;努力实现“两项互动”,利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创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正确处理“三重关系”,处理好集约化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贯彻实施“四大战略”,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四大发展战略,夯实新型工业化升级的科技、人才、资源和环境基础,构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机制。总之,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和创新,是切合国情和信息化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进行理论探讨,不断丰富具体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希望本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科学推进的研究,能够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