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话题,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领域。由于生命的短暂,怎样才能够在短暂的生命里,获得最强烈的生命意义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方向。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然而与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相对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没有与时俱进。大学阶段对每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个体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期,对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心智发育不够健全、更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因此,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追寻生命的价值,提升生活的品质,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探索和研究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了解生命意义感缺失的原因和开展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90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生命意义感调查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从总体上处于不明确的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在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等变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学习压力、对就业前景的预期、人际关系状态、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期望与自身能力的相符程度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压力适中,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期望与自身能力相符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更强。(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在性别变量上,恐怖性因子存在着男女差异,女生普遍比男生容易感到害怕;家庭经济条件变量上,强迫症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的大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学习压力变量上,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惧、焦虑等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学习压力大的大学生在这些方面有着更明显的症状。(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活价值、生活自主及生命意义量表总分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症状自评量表各个因子及总分均呈明显的负相关。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越低,生命意义感越高。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1)加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水平。(2)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提升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3)重视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辅导,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4)学会自我调适,减轻自我压力以提升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5)重视家庭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