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亲密伴侣暴力容忍与求助:性少数压力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密伴侣暴力是指现任或前任亲密伴侣实施的导致身体、性或心理伤害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躯体攻击、心理攻击和性胁迫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亲密伴侣暴力是妇女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是,对亲密伴侣暴力研究进行回顾后发现,亲密伴侣暴力受暴不仅存在于女性中,也存在于男性中。男性与女性可能都是施暴者,也可能都是受暴者。同时,亲密伴侣暴力并不只存在于异性关系中,也存在于同性关系中。西方社会研究表明,虽然同性亲密伴侣暴力与异性亲密伴侣暴力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性恋群体的性少数压力是亲密伴侣暴力发生的特殊风险因素。多项研究发现,基于性取向的歧视经历、污名意识,出柜程度和内化恐同都与亲密伴侣暴力经历有关。性少数压力对同性关系中亲密伴侣暴力的作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性少数压力作为同性恋群体的特殊因素,但少有量化研究探究性少数压力和同性恋群体亲密伴侣暴力容忍及求助的关系,性少数压力对亲密伴侣暴力容忍和求助的影响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性少数压力模型和亲密伴侣暴力污名化模型,本文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性少数压力对同性恋亲密伴侣暴力容忍与求助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一和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三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一旨在调查中国背景下同性恋群体亲密伴侣暴力施暴与受暴发生率以及性别差异,探究亲密伴侣暴力经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亲密伴侣暴力经历与伴侣暴力容忍的关系,比较同性恋群体与异性恋群体在伴侣暴力容忍和最小化的差异。研究二旨在探究性少数压力与同性恋群体伴侣暴力容忍和最小化的关系,歧视经历能否通过内化恐同和身份隐藏影响伴侣暴力最小化,以及身份隐藏和孤独感是否在社会支持与伴侣暴力最小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研究三旨在通过访谈法了解受访者的亲密伴侣暴力经历、伴侣暴力应对方式、求助经历。通过使用归纳法,希望能从更深刻和立体的层面来探究同性恋个体在亲密伴侣暴力容忍和求助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1)同性恋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密伴侣暴力现象。冷暴力(施暴:60.1%,受暴:63.2%)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暴力形式,其次是心理攻击(轻度施暴:53.8%,重度施暴:45.7%;轻度受暴:49.7%,重度受暴:47.4%)。轻度性胁迫(施暴:41.6%,受暴:38.0%)也是发生频率比较高的暴力形式。同性恋男性重度心理攻击与轻度性胁迫发生率显著更高于同性恋女性。(2)同性恋和异性恋男性与女性在不同类型的亲密伴侣暴力容忍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体来看,异性恋男性在不同类型伴侣暴力容忍均显著高于异性恋女性,同性恋男性重度心理攻击和性胁迫容忍显著高于同性恋女性。冷暴力、轻度性胁迫和轻度心理攻击是同性恋男性与同性恋女性容忍程度较高的暴力形式。同性恋男性受暴最小化显著高于同性恋女性,同性恋男性与同性恋女性受暴最小化皆显著高于异性恋女性。同性恋男性和同性恋女性受到亲密伴侣暴力污名和性取向污名的交叉污名的影响。(3)在同性恋男性中,重度躯体攻击容忍、轻度性胁迫容忍、重度性胁迫容忍与歧视经历显著正相关。歧视经历、内化恐同、身份隐藏与最小化显著正相关;在同性恋女性中,轻度躯体攻击容忍与内化恐同显著正相关。轻度心理攻击容忍、重度心理攻击容忍、冷暴力容忍与身份隐藏显著正相关。歧视经历、内化恐同、身份隐藏皆与最小化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性少数压力与同性恋伴侣暴力容忍和最小化存在相关关系。(4)歧视经历通过内化恐同和身份隐藏影响同性恋伴侣暴力最小化。经历歧视事件的个体把对同性恋群体的消极态度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同时,通过隐藏自己的性取向身份作为应对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高水平内化恐同可能导致个体将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或者群体,对自己的消极态度可能导致个体认为自己不应该获得帮助或者不能获得帮助。采取身份隐藏策略的个体可能不愿意暴露自己处于暴力的同性关系中,导致了丧失寻求帮助的能力。(5)身份隐藏和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同性恋伴侣暴力最小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知觉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个体隐藏身份的可能性越小,孤独感也更低。知觉社会支持水平更低的个体更可能选择隐藏自己的身份,隐藏身份会加强个体的孤独感,孤独感更高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更消极的状态,害怕受到别人的拒绝,更不愿意寻求帮助和报告自己受到暴力。(6)大部分受访者寻求了非正式帮助,小部分受访者寻求了正式帮助。受访者更多地向朋友寻求非正式帮助。相比男性,女性受访者向家人寻求帮助更多。这些正式和非正式帮助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建议和情感支持。性取向身份隐藏和社会支持系统较弱构成了受访者寻求帮助障碍的一部分。总体来看,同性恋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密伴侣暴力现象,同性恋男性与同性恋女性对不同类型的亲密伴侣暴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知和容忍。性少数压力影响同性恋男性与同性恋女性的伴侣暴力容忍与求助。同性恋男性与同性恋女性在受到伴侣暴力时,性少数压力构成了同性恋男性与同性恋女性求助障碍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为了防止发展成为肥胖,越来越来多的人选择节食作为控制体重的方式。限制性饮食者(restrained eaters),是指一群想要通过认知努力控制食物摄入,带有强烈减重动机和采取相关限制性进食行为的慢性节食者。限制性饮食者大部分为女性,她们对自己的身材、体重非常关注,甚至有些女性已经处于偏瘦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人们需要动用认知控制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增强相关信息的加工来完成目标导向行为。在经历过冲突或意外事件后,人们往往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先前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当前问题更好地解决。因此,适应性行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冲突适应是重要的认知控制现象,反映了认知控制的动态调整。目前对冲突适应的解释有两种主流理论:冲突监测理论
自2015年校园足球由教育部接管以来,重庆市校园足球发展形势向好。重庆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培训活动从2017至2020年在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举办了共六期的培训,为重庆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师资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委托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承办的重庆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培训项目为例,对培训班教练员、教练员讲师、专家进行访谈以及对培训体系现状和问题对策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得各民族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依旧焕发出生机活力,对加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之根基,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法律为保障,用政策作支撑,大力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保
利他行为作为一种常见的亲社会行为,会受群体身份的影响,存在内群体偏好。大量研究发现虚拟社区中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利他行为。然而,在虚拟社区中,由于群体身份的流动性,人们与虚拟社区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以往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不同的群体身份引起的不同行为上,并默认个人与群体联结紧密,而忽略了被试与群体之间联结紧密程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虚拟社区感来衡量个体与虚拟社区之间联结的紧密程度
研究目的:长期滥用成瘾药物不仅会损害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等神经递质的失衡,还会引起高血压、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使慢性成瘾者出现神经功能受损和认知功能障碍,致使其不能自然地体验快乐,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增大复吸风险,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负担和一系列的医疗和法律后果。因此,寻找
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解释或归因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基本反应或倾向,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将他人的行为意图解释为有意伤害自己就是敌意归因,其会导致攻击、焦虑等行为与心理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敌意归因进行研究。大脑在个体意图推断与归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揭示敌意归因的脑基础对于揭示敌意归因的原理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此外,敌意归因的脑基础研究还可以为建立敌意归因的脑指标和开发敌意归因的脑干预方法打
研究目的:气手枪运动是奥运射击项目的重要分支,而射击成绩的好坏与击发瞄准期运动员的心智状态息息相关。然而,以往研究更倾向于关注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击发准备期的心智状态,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力度相对较小。因此,本研究希冀通过同步监测青少年气手枪运动员在实弹射击场景中击发瞄准期的脑电和心电活动,考察运动员在击发瞄准期的脑、心激活水平特征,进一步验证击发前的脑-心相互作用关系,揭示脑-心协同激活水平与射击表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且广泛的心理疾病。美国精神病学会推出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规定:病人如果满足9条诊断标准中的5条(且至少包含抑郁情绪或者兴趣缺失症状中的一条),就可以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基于这样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们可以有不同的临床症状组合,即可能会出现2个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被诊断为一样的,但是却在不同的症状上展示出“优势”。因此基于患者的具体症状这一角度来分析抑郁症
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初中教师,面对的是正处于成长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承担着更重大的任务。因此了解初中教师的主动职业行为对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更多是在探究企业员工的主动职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较少关注教师群体的主动职业行为,缺乏成熟的测量工具,进而无法了解教师的主动职业行为特点,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