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油站地下储油罐的渗漏,造成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国内目前对这一现象的关注程度还不高,且尚未有比较高效率的探测手段。地质雷达作为一种物探手段,应用于环境地质调查已有若干年历史,但在地下水及土壤的有机污染调查方面,特别是轻质石油烃的污染调查,国内尚未见诸报道。作为一种尝试,笔者使用地质雷达对苏南地区一些加油站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影响渗漏概率和污染物扩散的条件。验证了地质雷达在苏南地区的适用性,为推广地质雷达的适用范围和对该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经验。同时也对苏南地区加油站渗漏污染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调查估算,为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资料和依据研究显示,大多数老旧加油站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在29个被调查对象中,有21座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占被调查加油站总数的72.4%;渗漏特征较为典型的有18座,占总数的62.1%。15年以上的20座加油站中,12座存在渗漏,且均为典型渗漏。即在具有典型渗漏特征的加油站中,15年以上的老旧加油站占2/3。所有被调查的加油站中,15年以上的共有20座,这类老旧加油站发生渗漏的概率约为60%。已开展地质雷达工作表明,在砂泥互层的地质条件下,地质雷达能够比较准确的探测深度范围在0.5~15米的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的有机污染。污染场地的水样分析证实了雷达探测结果。虽然粘土的高导电性虽然会降低雷达的探测深度,但却能增大背景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雷达特征差异,从而使雷达的探测准确性上升。污染羽在雷达图像上基本显示高阻的强反射特征,反映了污染物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对场地背景条件的分析则显示,加油站建设历史、包气带岩性、含水层渗透性、地下水位、油罐容积、场地荷载、地面覆盖程度对油罐的渗漏概率,污染的扩散速度都有影响,且存在相互联系。其中,建设历史是影响渗漏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包气带岩性、含水层渗透性则是影响污染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加油站历史越久,渗漏发生概率越高,包气带和含水层渗透性越好,污染扩散速度越快。值得注意的是,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将导致其雷达图像特征的变化,如何将这种浓度变化和雷达数据进行定量关联,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这将有助于使用地质雷达快速监测污染物的衰减和降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