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是指口头语或书面语中,由连续的句子或语段构成的意义统一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篇分析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领域日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发展迅速。语篇的形成取决于句间的联系,衔接作为句间的语义联系,自然成为语篇研究的重要对象。在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Halliday & 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1976)对五种衔接手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其中的指代衔接,是指语篇中某些语言项目不能解释自己,而必须到其他地方寻求解释的现象。因其在实现衔接中的重要性,指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然而国内大部分对比研究是在广义的语篇范畴内进行的,较少与特定的文体结合,且均以书面语为语料,对口语语料很少涉及。本研究试图以政治性演讲作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此类语篇逻辑关系严密,衔接手段丰富,具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本文希望在具体的语篇分析中检验衔接理论的有效性,更全面的揭示英汉语篇衔接在特定文体中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其异同的语言和文化原因。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外以韩理德和哈桑为代表的衔接理论研究成果,国内胡壮麟等对衔接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以及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的现状,然后明确了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阐述了指代的类型。然后对政治性演讲语篇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这些特点对指代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论文的主体第三部分通过大量实例对比与分析,及频率统计,详细比较了英汉政治性演讲语篇中指代手段的异同。本文第四部分对因演讲语篇的文体特殊性导致的外指现象和由汉语的语言体系特殊性引起的零指代现象进行了讨论。本研究的结论是英汉演讲语篇具有类似的指代衔接手段,但在用法和使用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源于语言系统自身、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的角度。除了差异,英汉演讲语篇在指代使用的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点,这是因为演讲语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本文另一重要结论是,外指,虽不能直接,但可间接起到衔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