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轭式搭配是一种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它以其异常的搭配以及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赢得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亲睐。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轭式搭配的分类,定义,语用效果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也在不断尝试着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对轭式搭配进行解释,从而为轭式搭配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总的来说,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轭式搭配的研究十分有限,而且对其意义生成机制的解释也不完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整合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并借助整合的模型图对轭式搭配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轭式搭配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从不同西方文学作品和其他修辞著作和期刊中收集了近30个轭式搭配表达的语料。然后详细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的研究内容,并分别运用这两种理论来解读轭式搭配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都是研究意义构建的理论,它们都把轭式搭配的意义生成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但两者都存在自身的不足。例如:关联理论仅仅提供了言语交际的总体原则,却没有具体呈现意义解读的动态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理论通过运用跨空间的映射和投射具体分析意义构建的心理认知机制,但缺少一条指导其认知机制的总体原则。因此,两者自身的缺陷可以得到互相补充。基于这种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最后总结了两者的不足并且解读了其在解读轭式搭配中的互补性,从而构建出C+R整合模型图并采用定性的方法验证其解释力。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关联原则,推理,突显的认知语境,跨空间映射,新创结构,语境验证等因素在解读轭式搭配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作用。具体来说,第一,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轭式搭配的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是通过构建心智空间以及概念间的跨空间映射和整合来完成的;第二,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轭式搭配的意义解读是听者通过建构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去寻求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第三,本文在前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C+R模型来解读轭式搭配的生成机制:即以关联为导向,读者在输入空间1给出的显性信息刺激下,从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然后通过跨空间映射与投射,在调整空间解决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中的语义冲突,最后语境检验使轭式搭配意义解读得以完成。相比前两种理论,这种整合研究具有更全面的解释力。同时,该研究也为轭式搭配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修辞教学及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