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宁夏医改样本县的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项目的调查数据,分别从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两个维度来分析新农合方案调整对试点县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从总体水平和不同收入水平两个方面计算新农合政策调整对老年人健康的净效应,进而分析政策调整对老年人健康绩效的影响,为促进宁夏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方法:运用样本县2009、2011、2012和2015年四年的面板数据,以样本县常驻(居住6个月及以上)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倾向得分匹配的基础上运用倍差法模型分析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净效应。用多阶段DID-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宁夏医改试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不同收入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递进性影响。通过计算边际效应分析新农合政策调整对老年人的健康绩效。
  结果:(1)四次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均有降低趋势,干预组老年人在2009、2011、2012和2015年的两周患病率分别为41.7%、27.6%、29.3%和26.0%,对照组分别为31.4%、30.7%、25.5%和22.0%,至2015年,干预组和对照组比干预前分别降低了15.7%和9.4%。慢性病患病率在干预后的第一年两组均有所下降,2012年开始上升,至2015年,干预组与对照组较干预前分别上升了9.2%和12.8%。自评健康方面,对照组的自评健康良好率呈不稳定性波动,干预组呈稳定上升趋势。(2)双重差分结果显示,从两周患病率看,2011年、2012年和2015年,政策实施后干预组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分别降低了11.1%、5.5%和5.7%,即政策的实施对干预组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起到持续性降低的作用,且见效快。从慢性病患病率看,在政策干预一年后和三年后,干预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均有所降低,但效果并不显著,干预六年后,慢性病患病率有升高,但依然不显著,即政策的调整对干预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无显著影响。此外,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干预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在政策实施初期效果不明显,在实施三年后和六年后,干预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良好率比对照组老年人分别增加了8.8%和9.2%,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对不同收入组老年人而言,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政策的健康绩效主要体现在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老年人,在低收入组和中高收入组老年人中未体现。新农合方案调整对中低收入组老年人的健康改善主要体现在对主观健康的影响,政策调整后,该收入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良好率在政策实施一年、三年和六年后分别增加了15.3%、25.0%和14.9%。新农合方案调整对中等收入组老年人的健康改善主要体现在对客观健康的影响,政策调整后,该收入组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在政策实施一年、三年和六年后分别降低了18.0%、17.6%和12.4%。对于高收入组老年人,新农合方案调整后,该组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仅在项目实施一年后降低了14.0%,此后不再显著。但政策的调整使得该组老年人自评健康良好率在政策实施三年和六年后分别增加了16.8%和14.5%。
  结论:(1)新农合政策调整后干预县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降低,政策效应快,且具有持续性。(2)新农合政策调整对干预县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降低作用不明显,政策效应不显著。(3)新农合政策的调整改善了干预县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但改善作用在干预三年后逐渐显现,反映了政策调整对主观健康的滞后作用。(4)对于不同收入层次老年人而言,新农合政策的健康绩效主要体现在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组老年人中,在低收入组和中高收入组老年人中未体现。
其他文献
苦楝是在我国生长范围广泛的楝科植物,苦楝皮中的苦楝素是一种可用以制备农药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本文首先以苦楝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均匀设计法和正交设计法来设计实验,用SC-CO萃取苦楝素等物质,并与溶剂萃取方法相对比.随后,研究了以苦楝为主的多种植物复配体系的SC-CO萃取,并将萃取物制备成农药乳油.首次采用SC-CO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实验中采用两只萃取釜并联,与两只分离釜串联的萃取流程,用失
学位
纳米复合镀层中纳米粉体含量是影响镀层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很重要.该论文提出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镀层中分散相的含量.采用标准溶液对其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其测定误差为2.2﹪~3.2﹪,说明用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值是可靠的;采用重量法与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电流密度下制得的镍基纳米复合镀层中纳米粉体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数据更为可靠.
目的:该文主要采用电化学法制备了二氧化铈纳米粉末,通过X-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法制备了均匀分散的CeO纳米粉体,经XRD和TEM分析,所制备的CeO粒子均属立方晶系,且呈球形.阴阳两极均生成CeO.提高溶液中氧气的浓度可使电流效率显著提高;电流密度越小,电流效率越高;溶液浓度也影响反应的电流效率.较佳的反应条件:Ce(NO)溶液浓度为0.5mol/L,
学位
该文主要进行了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CO中相平衡的研究以及高效导向筛板技术的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该文首先在自行建立的超临界流体相平衡装置中,测定了固体溶质苯甲酸、α-萘乙酸、β-萘酚、苯甲酸钠、苯偶姻、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香兰素、维生素C、联苯二酸、没食子酸、季戊四醇等固体溶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夹带剂选用的是醇系列夹带剂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和其它极性夹带剂丙酮、非极
学位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因高效、无二次污染,且具有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潜力,而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以角决催化剂的分离效果及拓宽光谱影响应范围以增加太阳能利用率已成为光催化领域需迫切解决的两大问题.该论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的光催化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酸性橙Ⅱ(AO7)偶氮染料作为目标污染物,主要可见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了光催化氧化AO7的实验研究.
学位
该文以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出了几组不同比例的TiO沸石复合体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反应降解甲苯,对各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催化剂进行各种表征和分析,摸索出催化剂催化性能与表面结构和基团的联系.分别选用了钛酸丁酯和TiCl两种原料做为Ti源.发现在TiO中添加沸石后,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甲苯的浓度为400mg/m,流量为150ml/min条件下,当沸石的含量在20﹪时光催化剂对
学位
有机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该文在综述光催化氧化技术和有机废水国内外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光催化氧化这种新技术来处理有机废水.研究表明,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易控制、非选择性地降解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为有机废水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在有机废水治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暗
捕获迁飞季节滞留在微山湖地区(苏、鲁、皖三省交界处)的野生日本鸣鹑40只(9♂,31♀),采集本地种鹑场家鹑37只(10♂,27♀),正反交得到F1代,进行繁殖行为观察比较;同时对F1代的生殖腺进行切片观察分析。由于试验条件等原因限制,家鹑(♂)×野鹑(♀)组合的F1代未能成活,本文所研究的F1代为野鹑(♂)×家鹑(♀)组合的F1代(22♂,27♀)。结果表明:1.野生母鹑与公家鹑的杂交组合产蛋少
本课题以Avian肉仔鸡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水平和美酵素(Hemicell)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选1日龄Avian肉仔鸡204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7羽)。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1:基础日粮+0.025%Hemicell,试验组2:基础日粮+0.05%Hemicell,试验组3:基础日粮+0.075%Hemicell,试验期42d。采用三层笼饲养
学位
本研究用微山湖地区(苏、鲁、皖三省交界处)捕捉的野生日本鸣鹑(Coturnixjaponica)和扬州地区的家养鹌鹑进行杂交试验,对所得杂交F1代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特性、体量、体型、家养适应性以及笼养条件下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展示通过家鹑再野生化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有效规模的可能性,为今后实验室饲养、繁育再野生化的家鹑提供客观依据。结果表明:1.野生♂鹌鹑×家养♀鹌鹑所得F1代雄雌鹑生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