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不容小觑,“三农”问题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04年至2016年以来,中共中央已经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中共中央对于我国农村问题的重视。“三农”问题的破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户作为农村经济中主要的市场活动参与者,农户增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户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以及农户经济效益的获得,进而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帮助农户增收、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元金融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以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作为视角,结合农户信贷理论、二元金融结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金融抑制等理论,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梳理大量文献提炼出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组织调查并整理的“中国农村金融调查”大数据,分别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两种渠道下,探讨影响我国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正规金融机构作出放贷决策时,农户的“软信息”是其重要考虑因素,注重农户潜在的还款能力,主要通过农户基本信息间接考察农户还款能力;非正规金融组织关注农户贷款的非农用途,对于农户现有资产、收入水平不重视,农户亲友数量越多可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高。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背景下,影响农户最终获得贷款的特征因素,进而为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分别从农户、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政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改善农户的融资环境,优化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