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2009年9月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自该年起开始首批试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创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作为一项惠农政策,新农保得到了大部分农民的认同和欢迎,各地的推进工作总体顺利,但在新农保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年轻人参保的比例低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部分源于新农保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但更主要的是源于新农保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为了让新农保这一惠民政策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有必要对新农保制度设计进行完善。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全国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征。作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先试先行区,上海市既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又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具有率先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天然优势。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城郊结合部,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具有鲜明的“上海特点”。本文以上海市宝山区为样本,对新农保制度实践情况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运用Stata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新农保制度实践成功经验,查找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的制度原因。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发展方向和制度定位,并提出了完善缴费激励机制等八项具体措施,可以为今后国家完善新农保制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