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两方面,多采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故事法,从儿童对不同情境的道德推理与判断中揭示道德发展的心理机制。为了进一步挖掘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心理过程,需要结合道德背后的价值体系,结合价值体系下的平等互惠的原则。互惠是道德的核心。在交换行为中反映出平等互惠的准则。因此,交换行为的发展体现了儿童公平互惠观念的构建。本研究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四个实验研究儿童的交换行为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关系。实验一探究儿童的交换行为和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Faigenbaum(2005)的研究,结合生活中儿童交换行为的特点,自编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交换行为调查问卷来考察儿童的交换行为表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则采用故事情境法,通过给儿童呈现道德故事,让儿童做出道德判断来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结果发现儿童的交换行为可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实验二探究儿童对所有权的理解和交换行为之间的关系。根据Cram(1988)对所有权认知的研究,自编了 11个涉及所有权问题的故事,让儿童对物品的拥有者和拥有者具有的权利进行判断,来考察儿童对所有权的理解。儿童的交换行为通过模拟的交换玩具的游戏情境来考察。结果发现儿童对所有权的认识越清晰,儿童的交换行为越成熟稳定。实验三探究儿童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交换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对物品价格的判断来作为考察儿童价值判断能力的指标。结果发现儿童的价值判断能力越高,儿童的交换行为越成熟稳定。实验四综合上述三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系统地验证儿童的交换行为和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所有权理解测试和价值判断测试两个维度上不同得分的儿童进行筛选分成四组,在模拟的交换游戏中考察这四组儿童的交换行为表现,并对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测验。结果表明所有权理解清晰、价值判断能力高的儿童在交换活动中表现的更为稳定成熟,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更高;所有权理解不清晰、价值判断能力低儿童在交换活动中表现较差,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也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交换行为可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并且可以作为衡量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具体的行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