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兴的微量有机污染物,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多环芳烃(PAHs)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环境中引起人类和动物癌症病变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物质,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存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第三排水沟是黄河宁夏段内汇入的最后一条排水沟,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缺乏对宁夏第三排水沟中PPCPs和PAHs污
【基金项目】
: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宁夏入黄排水沟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与风险评价研究”(2019BFG02032);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改性粉煤灰去除水中氮磷的研究”(2020BEB04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兴的微量有机污染物,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多环芳烃(PAHs)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环境中引起人类和动物癌症病变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物质,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存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第三排水沟是黄河宁夏段内汇入的最后一条排水沟,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缺乏对宁夏第三排水沟中PPCPs和PAHs污染特征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第三排水沟中PPCPs和PAHs的污染情况和生态风险进行研究,以期为排水沟中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撑。论文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肼质谱仪和固相萃取-三重四级杆多维气质联用仪的方法分别对23种PPCPs和16种PAHs的浓度进行测定,研究了其在第三排水沟的总体检出水平、时空变化特征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并根据风险商值法(RQ)评估了 PPCPs和PAHs在第三排水沟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抗生素在冬季和夏季的浓度分别为14.91~153.48ng·L-1和0~477.10 ng.L-1。季节变化特征表明,夏季∑抗生素浓度>冬季∑抗生素浓度,但夏季检出种类(4种)<冬季检出种类(7种)。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冬季∑抗生素浓度到中游平罗段呈现增加趋势,在下游惠农段处达到最大,之后呈下降趋势,而夏季∑抗生素只在中游平罗段的浓度较高,上游和下游浓度均很低。相关性结果表明,磺胺嘧啶(SDZ)、磺胺二甲嘧啶(SMZ)、左氧氟沙星(LVX)与COD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SDZ、SMZ、克拉霉素(CLA)、LVX和林可霉素(LIN)与NH4+-N或TN存在相关性,只有SDZ与TP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其他PPCPs在夏季和冬季的浓度分别为117.74~1947.64ng·L-1和53.63~3054.40ng.L-1。季节变化特征表明,大多数PPCPs在冬季的检出率≥夏季,对乙酰氨基酚(APAP)、双氯芬酸(DIC)、苯扎贝特(BF)、吉非罗齐(GEM)、西咪替丁(XMTD)、卡马西平(CBZ)和4-甲基苄亚基樟脑(4-MBC)在冬季的平均浓度高于夏季,而布洛芬(IBU)、咖啡因(CAF)、阿伏苯宗(BM-DBM)、二苯甲酮-3(BP-3)、三氯卡班(TCC)、三氯生(TCS)和避蚊胺(DEET)在夏季的平均浓度高于冬季。两个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中游平罗段PPCPs浓度大于上游贺兰段和下游惠农段。相关性结果表明,DIC、BF、GEM、CBZ、BM-DBM、TCC和TCS 与 COD 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DIC、IBU、BF、GEM、XMTD、CBZ、BM-DBM、4-MBC、TCC、TCS和DEET与NH4+-N或TN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14种PPCPs与TP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3)PAHs在冬季和春季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62.00~514.23 ng·L-1和206.55~493.95 ng·L-1。在季节变化方面,冬季和春季优势环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冬季为5环,春季为4环,但两个季节均是5~6环检出浓度最高,其次是2~3环,最后为4环。在空间分布方面,冬季和春季上中下游三个段的浓度相当,差异较小。相关性结果表明,苊(Ace)、芘(Pyr)、苯并[a]蒽(BaA)和屈(Chr)与COD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Ace、菲(Phe)、蒽(Ant)、荧蒽(Flt)、Pyr、苯并[b]荧蒽(BbF)和苯并(a)芘(BaP)与NH4+-N或TN呈一定的相关性,仅有茚并(1,2,3-cd)芘(IcdP)与TP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冬季PAHs以石油燃烧源和生物质燃烧源为主,石油源为辅。而春季水样中以生物质燃烧源为主,石油燃烧源为辅。(4)采用风险商值法对23种PPCPs和16种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PPCPs中SMZ、CLA、红霉素(ETM)、环丙沙星(CIP)、APAP、XMTD、DEET表现为低风险;SDZ、LVX、LIN、BF、BM-DBM、4-MBC、TCC 和 TCS 表现为中等风险;DIC、IBU、GEM、CBZ、CAF 和BP-3表现为高风险。混合风险商值结果表明第三排水沟中下游区域显示出的生态风险高于上游区域。单体PAHs 中,萘(Nap)、苊烯(Any)、Ace、芴(Flu)、Phe、Ant、Flt、Pyr、Chr、苯并[k]荧蒽(BkF)和BaP表现为中等风险;BaA、BbF、IcdP、二苯并(a,h)蒽(DBA)和苯并[ghi]苝(BghiP)表现为高风险。∑16PAHs在大多数采样点表现为高风险,只在少数采样点呈低风险状态。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等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提供了技术支持,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也将文化遗产、文物数字化包括其中。文物会因为环境或人为等因素导致文物损坏,即使是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也会由于长时间成列使得文物表面受到氧化侵蚀,因此文物急需保护。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三维重建技术作为其重要分
自2019年末到2020年初,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肆虐,促使国家和公众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公共卫生虽日渐被人们所重视,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新一代的应急教育有待加强,学生的公共卫生应急教育素养明显缺失。本研究通过对小学公共卫生应急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以期解决学校在公共卫生应急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此来改善小学公共卫生应急教育。本研究以银川市Y小学为例,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
2021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该文件规定了教育惩戒实施的细则、界分了教师教育惩戒和学校教育惩戒、明确了教育惩戒的适用情形、进一步厘定了教育惩戒实施方式等。从《规则》颁布之日起,小学教育惩戒实施效果究竟怎么样呢?有没有改善之前教育惩戒实施的困境呢?小学教育惩戒实施效果如何将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与学校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宁陕四所
在传播媒介日渐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诗歌的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变化。近几年,公众号的发展给诗歌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将诗歌公众号“为你读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对“为你读诗”的仪式传播进行解读,并从中分析仪式传播对公众号长期凝聚用户的作用。本文从诗歌公众号“为你读诗”长期保持推文10万+的阅读量这一现象入手,运用仪式传播相关理论分析公众号在传播中的仪式建构,发现“为你读诗”在传播中不
民俗文化根植于乡村社会土壤,被生活在乡里的人们世代传承、创造和发展,不仅能够传承传统文化,更是丰富的乡村治理资源。“春官说春”是我国陇东乡村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是农民在地化的文化实践。本文结合乡村治理理论,分析在春官说春民俗文化实践过程中,国家、社会团体、村民以及新的传播媒介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民俗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这一文化实践中蕴藏着怎样的乡村治理逻辑,对乡村社会
Live house是酒吧的一种,他们是近年来在中国城市迅速蔓延的一种文化消费现象。本文以宁夏银川西桥Live house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在理解福柯、索亚等人的异质空间概念基础上,援引空间分析的概念三元组,即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表征性空间,从媒介空间的角度关注酒吧中的传播行为和符号互动,来解析三元空间的内涵及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向读者呈现传播学视野下城市异质
本文以2016至2021年间六部耽改网络剧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从费尔克拉夫批判话语三维框架入手,通过对耽改网络剧影视文本、话语实践及社会实践的分析,探究耽改网络剧中男性气质建构及权力影响。论文认为,耽改剧中男性气质呈现出异质化现象,“同性”支配性男性气质占据主导地位,从属性男性气质及边缘性男性气质或向支配性男性气质靠拢,或走向消逝,共谋性男性气质踪迹难寻。耽改剧中男性气质建构并不
论文以中国传统文艺美学和舞蹈创作理论为支撑,将文学创作手法与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相结合,探索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意境创作中“写境”与“造境”的具体运用方式,挖掘属于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审美情感与体验,结合创作实践,对两种不同的意境创造方法进行不同层面的地探讨,并尝试对两种方法在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作出理论性的总结。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做出详细的梳理,阐述了“写境”与“造
宁夏正处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不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需要通过区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外部世界地积极互动。区域形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而宁夏区域形象的主要传播主体就是宁夏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宁夏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作为区域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担任着宁夏媒介形象的主要建构与传播。本文选取2010-2020年宁夏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进行宁夏区域形象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自建市60周年以来,无论是工农业发展,还是自然景观、生态建设、美食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嘴山作为宁夏工业的摇篮,为宁夏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本文基于媒介记忆理论视角,以《石嘴山故事》为切入点和基本材料,以丛书中所记录和反映的地方发展史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综合媒介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地方记忆和身份认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