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男性股骨颈骨折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松质骨骨量和骨质量,获得骨强度参数。探讨中国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强度差异,明确骨量和骨质量对股骨颈骨折的影响,解释在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较股骨头坏死患者易于发生骨折部分内在因素以及间接了解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量、骨质量与缺血坏死的相互关系,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探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中国男性股骨头30例,根据患者病史、X线检查诊断结果及病理结果分为股骨颈骨折组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组,其中股骨颈骨折组13例(平均年龄64±9.73岁,年龄48-82岁),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17例(平均年龄61.94±13.26,年龄28-75岁)。在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两小时取股骨头,去皮质骨后分别取固定位置3块6×6×7mm大小松质骨骨块,编号后分别进行DXA、显微CT、灰化、力学实验,获得骨量参数、微结构参数、无机质和有机质参数及生物力学参数,分析骨折组和坏死组的骨量及骨质量差异,用来评定两种疾病患者骨力学强度差异。结果:股骨颈骨折组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组相比,松质骨面积骨密度(0.16±0.04 VS 0.20±0.05 mg/mm2)、体积骨密度(193.75±83.88VS 298.05±17.63 mg/mm3)、骨小梁数目(1.46±0.30 VS 1.74±0.40#/mm3)、骨体积分数(0.22±0.07 VS 0.33±0.09%)、压缩实验中的最大力(152.43±106.25 VS 426.56±243.15 N)均显著下降(P<0.05),表面积体积比(13.94±3.34 VS 11.04±3.12 mm-1)、疲劳实验中标本高度差(2.12±1.64 VS 0.98±1.34mm)显著增加(P<0.05)。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隔、结构模型指数、各向异性程度、骨小梁连接密度、体积灰含量、体积胶原含量、灰含量百分比、胶原含量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可见,股骨颈骨折的发生除了有外力作用外,自身骨强度下降,这也是易于发生骨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与股骨颈骨折组相比,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组的骨量、骨质量是增高的,提示缺血坏死对股骨头力学强度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也可以作为解释在临床上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发病率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