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文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一位作家。他在小说中对罪犯变态心理和行为的赤裸裸的描述招致了同时代评论家们对其道德观念的质疑。作为唯美主义的先驱,坡对“纯粹美”的追求和对小说道德教化功能的公然藐视也消减了人们对其作品道德内涵的兴趣。今天的批评家们已经不再质疑坡的道德观念,但其小说中的道德因素仍然没有得剑足够的重视,鲜有人就道德方面对坡的作品进行研究(喻珂,2004,3)。在我国文学批评界,由聂珍钊教授近年来所倡导并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重视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是在借鉴、吸收伦理学方法基础上融合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用于研究文学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伦理视角下的文学以及与文学有关的种种问题。在批评实践中,文学伦理学主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种种伦理关系,来揭示出作家的道德观念、作品表现出来的的道德倾向以及作品的社会道德教育意义等。本文将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坡的两部短篇小说《威廉·成尔逊》和《一桶白葡萄酒》中表现出来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坡的道德观念及其作品的道德教育意义。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爱伦·坡的生平及代表作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总体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文献综述部分包括国内外坡研究的现状,批评家们对坡的作品尤其是本文所要分析的两部作品所做出的道德批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意义、理论架构、国内外对文学伦理批评的研究状况等。第三四章依据文学伦理学的分析方法依次分析了《威廉·威尔逊》中个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与《一桶白葡萄酒》中叙述者和被害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得出结论:通过这些伦理关系的描写,坡的目的在于表现人性善与人性恶的内在冲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以及人性的沉沦与救赎乏力。基于前两章的分析结果,第五章进一步分析探讨坡的道德观念及其作品道德价值。聂珍钊(2004)认为,就作家与创作的关系而论,文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作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形成的过程。在第五章第一节中,笔者将论述坡世界观形成的外界原因及对其写作特色的影响。第一人称的不可靠叙述是坡在涉及道德寓意的小说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叙事策略,在第二节中笔者将分析不可靠叙述在这两部作品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及揭示坡隐藏在不可靠叙述者身份下的真实道德意图。第三节说明坡对现代社会人类精神困境的前瞻性及其作品对后人的警示作用。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首先,笔者总结全文并闸释本研究的意义,坡在其小说中大量描写谋杀,病态,罪恶等场景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坡没有道德感,而是来源于坡内心的孤寂与虚无感,以及坡对人类进步持怀疑的念度。其次,笔者指出了本文的不足。由于笔者学识尚浅以及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使得本研究尚不够全面和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笔者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并总结本章的内容。总之,通过分析作品中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笔者认为这两部小说体现了坡的价值观,坡并不是对道德问题毫无兴趣,也不像某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心智不全,而是更多的在于他对人类的道德进步持怀疑态度,认为人无法抵挡人性恶的诱惑。因此坡的道德观在作品中表现的更为悲观和隐秘。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理解坡及其作品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