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是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的微观组成部分,因而公司治理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经济文化问题之一,对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公司治理的发展,每当大规模出现公司倒闭、接管或并购、丑闻等情况,公司治理浪潮就愈加高涨。公司治理旨在通过采用一整套工具或机制,达成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平衡。 俄罗斯作为经济转轨国家中的典型代表,其公司治理结构既不同于英美模式,也不同于德日模式,而是其特有的、尚未成型的综合治理型结构。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的私有化,掀开了俄罗斯公司治理的序幕,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的严重局面,发展至今面临的问题有:市场作用被削弱;股权分布过于集中;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益保护弱;独立董事作用有限;信息披露不够公开透明等。俄罗斯的公司目前还不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治理模式是由许多零零散散的元素构成,未形成统一的整体,各种新引入的管理机制在当前条件下并不能有效发挥实际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包括:政府放宽对公司治理的控制、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加强公司内部各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建立完善的会计审查制度、构建公司治理的外部监控机制等。 关于俄罗斯公司治理问题,我国学界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旨在以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为基础,依据俄罗斯国家公司治理委员会(НСКУ)、俄罗斯董事研究院(РИД)、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发布的实证研究报告数据,阐述分析俄罗斯公司治理发展历程、公司治理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学角度深度剖析特点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及建议,希望能为经济转轨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