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交往主要地构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关系。教师的课堂交往意识,是支配教师交往行为的动力系统,它通过影响教师的交往行为决定课堂交往的性质、方向,从而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但是,实践中交往意识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教师交往行为的不合理。而已有的课堂交往研究对此却缺少专门的研究。有鉴于此,我们选取了教师的课堂交往意识为研究落脚点,以小学课堂为研究背景,分别从历史、实践、理论三个维度展开了研究。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是:在厘清教师交往意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教师课堂交往意识的历史演进,为论文提供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了解目前小学教师课堂交往意识的现状和不足;进而分析教师课堂交往意识的基本结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最后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提出形成合理的小学教师课堂交往意识的思路与对策。
论文认为,教师课堂交往意识属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范畴,并集中呈现为教师的课堂交往观,重要的是,它还是行动场景中的教师的教育意识。其基本结构包括交往价值的选择、交往规范的认同、交往行为的体验和期待三个要素,其中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和对学生行为的体验、期待实际上构成了师生互动模式的设想,它根源于交往价值的设定,也始终指向这一价值设定的实现。结合实践研究成果,论文还提出,小学的教师课堂交往意识呈现出“自我中心”取向、“我-你关系”取向、“他人中心”取向三种类型,并分别从知识控制、人际关系、规范约限三个角度区分了各自的行为特征;在交往内涵、行为指向和自我意识维度上,教师的课堂交往意识也呈现出不同层次水平。研究提出,教师的教学交往实践、主体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发展状况及行为表现和客观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师课堂交往意识的主要因素。据此,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教师课堂交往意识存在的问题,即一方面仍以教师主导为主,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往意识行为水平不高,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形成合理的课堂交往意识的基本思路是:开拓课堂交往的制度空间,在活动实践中深化教师对学生主体的认识,提升我—你关系取向交往意识的行为水平。具体对策是:通过提升教师理论水平,转变交往观念;改造不合理的评价制度,完善班级授课制;通过反思性交往实践,增进教师的实践智慧。